猴姜的功效与作用 猴姜的功效与作用禁忌63

  猴姜又名骨碎补:补肾强骨,活血止痛。主治肾虚腰痛,足膝痿软,耳鸣耳聋,牙痛,久泄,遗尿,跌打骨折,斑秃。

  猴子姜的功效与作用

  猴姜是骨碎补的别名。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或中华槲蕨的根茎。主产华南、西南各省区。骨碎补功效: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用量3--9克。

  植物 猴子姜的药用价值

  释名猴姜、猢狲姜、石毛姜、石奄间。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

  1、虚气攻牙,齿痛血出。用骨碎补二两,锉细,慢火炒黑,研为末,常以擦齿,有口津,吐出或咽下均可。

  2、耳鸣耳闭。用骨碎补削作细条,炮过,乘热寒耳中。

  3、屙血。用骨碎补(烧存性)五钱,酒或米汤送下。

  4、长久泄痢。用骨碎补研为末,放入猪肾中煨熟吃下,即止。

  骨碎补的功效

  名称:骨碎补

  类别:活血化瘀药

  拼音:GUSUIBU

  拉丁:RhizomaDrynariae

  别名:猴姜、石毛姜、过山龙、石良姜、毛生姜、鸡姜、毛姜、申姜

  药用部位:根茎

  药材性状:"本品呈扁平长条状,多弯曲,有分枝,长5~15cm,宽1~1.5cm,宽0.2~0.5cm。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的小鳞片,柔软如毛,经火燎者呈棕褐色或暗褐色,两侧及上表面均具凸起或凹下的圆形叶痕,少数有叶柄残基及须根残留。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维管束呈黄色黄色点状,排列成环。无臭,味淡、微涩。"

  栽培要点:

  产地:浙江、湖北、广东、陕西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燎去茸毛(鳞片)。

  地道沿革:

  性味:温;苦;归肝、肾经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或浸酒搽。

  禁忌:阴虚内热者禁服。

  毛姜的功效?

  毛姜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根茎。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肾虚久泻、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

  山姜的功效与作用

  山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林下阴湿处,国内外均有分布。《纲目》云:“山姜,生南方。叶似姜,花赤色,甚辛;子似草豆蔻,根如杜若及高良姜。”又引苏颂云“山姜花、茎叶皆姜也,但根不堪食,是与豆蔻花相乱而微小耳。花生叶间,作穗如麦粒,嫩红色。”果实供药用,为芳香性健胃药,治消化不良,腹痛、呕吐、噫气,慢性下痢。在浙江、福建亦有报道以该品代砂仁用。根茎性温,味辛,能理气止痛,袪湿,消肿,活血通络,治风湿性关节炎,胃气痛,跌打损伤。

2020-09-10


上一篇:婆婆针功效与作用 婆婆针功效与作用禁忌

下一篇:黄芪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黄芪有什么功效和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