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淡竹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44
淡竹叶功效与作用
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6~9g。
【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淡竹叶的介绍: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gracileBrongn.的干燥茎叶。夏季未抽花穗前采割,晒干。
别名:长竹叶,金竹叶,竹叶门冬青,竹叶麦冬等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
用法与用量:6~9g。
贮藏:置干燥处。
淡竹叶的功效和临床应用:
1.竹叶石膏汤(《伤寒论》)治伤寒、温病、暑病之后,余热未清,气精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细数。竹叶6g,石膏50g,半夏9g,麦门冬20g,人参6g,甘草(炙)6g,粳米10g。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去六升,去渣,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方中竹叶清热除烦,兼以生津,为君药。
2.竹叶汤(《外台秘要》)治眼赤。淡竹叶10g,黄连4枚,青钱20文,大枣(去皮核)20枚,栀子7枚,车前草10g。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以洗眼,每日6~7遍。忌猪肉。方中淡竹叶配伍诸药有清热除烦,利尿之功。
3.单味煎汤,代茶饮,预防喉痛。
淡竹叶是什么 淡竹叶的功效与作用
【竹叶的功效介绍】:
竹叶(《别录》)
【异名】淡竹叶(《别录》)。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
植物形态详竹茹条。
【采集】随时采鲜者入药。
【药材】叶呈狭披针形,长7.5~16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形,叶柄长约5毫米,边缘之一侧较平滑,另一侧具小锯齿而粗糙;平行脉,次脉6~8对,小横脉甚显著;叶面深绿色,无毛,背面色较淡,基部具微毛;质薄而较脆。
气弱,味淡。
以色绿、完整、无枝梗者为佳。
【性味】甘淡,寒。
①《别录》:味辛平,大寒。
②《药性论》:味甘,无毒。
③《履巉岩本草》:苦,甘,微寒,无毒。
④《本草正》:味甘淡,气平微凉。
【归经】入心、肺、胆、胃经。
①《滇南本草》:入肺。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胃三经。
③《本草汇言》:入手太阳经。
④《药品化义》:入心、肺、肌三经。
【功用主治-竹叶的功效】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亦,口糜舌疮。
①《别录》: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
②《药性论》:主吐血热毒风,止消渴。
③《食疗本草》:主咳逆,消渴,痰饮,喉痹,除烦热。
④《日华子本草》: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壮热,头痛头风,并怀妊人头旋倒地,止惊悸,温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
⑤张元素:凉心经,益元气,除热,缓脾。
⑥《纲目》:煎浓汁,漱齿中出血,洗脱肛不收。
⑦《本草正》:退虚热烦躁不眠,止烦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儿风热惊痫。
⑧《重庆堂随笔》:内息肝胆之风,外清温署之热,故有安神止痉之功。
⑨《本草再新》:凉心健脾,治吐血、鼻血,聪耳明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
【选方】①疗热渴:淡竹叶五升,茯苓、石膏(碎)各三两,小麦三升,栝楼二两。
上五味,以水二斗煮竹叶,取八升,下诸药,煮取四升,去滓分温服。
(《外台秘要方》竹叶汤)②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二把,石膏一升,半夏(洗)半斤,人参二两,麦冬(去心)一升,甘草(炙)二两,粳米半升。
(《伤寒论》竹叶石膏汤)③治霍乱利后,烦热躁渴,卧不安:浓煮竹叶汁,饮五、六合。
(《圣济总录》竹叶汤)④治小儿心脏风热,精神恍惚:淡竹叶一握,粳米一合,茵陈半两。
上以水二大盏,煮二味取汁一盏,去滓,投米作粥食之。
(《圣惠方》淡竹叶粥)⑤治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一把,葛根三两,防风一两,桔梗、甘草各一两,桂枝一两,人参一两,附子(炮)一枚,大枣十五枚,生姜五两。
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
温覆使汗出。
(《金匮要略》竹叶汤)⑥治诸淋:淡竹叶、车前子、大枣、乌豆(炒,去壳)、灯心、甘草各一钱半。
上作一服,用水二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奇效良方》淡竹叶汤)⑦治心移热于小肠,口糜淋痛:淡竹叶二钱,木通一钱,生甘草八分,车前子(炒)三钱,生地黄六钱,水煎服。
(《医力简义》导赤散)⑧治产后血气暴虚,汗出:淡竹叶,煎汤三合,微温服之,须臾再服。
(《经效产宝》)⑨治头疮乍发乍差,赤焮疼痛:竹叶一斤烧灰,捣罗为末,以鸡子白和匀,日三、四上涂之。
淡竹叶的作用
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gracileBrongn.的干燥茎、叶。味甘、淡,性寒。入心、胃、小肠经。功能: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主治:热病口渴、心烦、小便赤涩、淋浊、口糜舌疮、牙龈肿痛。内服:煎汤,10~15g。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茎、叶含三萜类和甾类物质:芦竹素(Arundoin)、白毛素(Cylindrin)、无羁萜(Friedelin)、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蒲公英甾醇等。亦含有酚性成分、氨基酸、有机酸、糖类。
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用15%酵母混悬液皮下注射引起大鼠人工发热,用淡竹叶水浸膏灌胃有解热作用。对用大肠杆菌皮下注射引起的猫和家兔发热,淡竹叶亦有解热作用,每2g/kg淡竹叶的解热效价相当於33mg/kg非那西汀(Phenacetin)的0.83倍。淡竹叶的解热有效成分能溶於水及稀盐酸,但不溶於醇及醚。
2.利尿作用临床应用证明,淡竹叶的利尿作用较弱,但能明显增加尿中氯化钠的含量。
3.抑菌作用在试管内,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此外,尚有增高血糖的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淡竹叶10g,生地15g,木通、甘草梢各6g。胸闷者加丹参、枳实、川芎。心悸、气急者加远志、枣仁、茯神。心律失常者加大甘草剂量,可用至20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心肌炎64例,痊愈55例,好转9例。【浙江中医杂志1987;(1):439】
2.治疗痤疮干柳枝30g,淡竹叶、荆芥、蝉衣、薄荷各8g,炒牛蒡子、玄参、麦冬各10g,知母、干葛各15g,生甘草6g。随证加减。治疗158例,痊愈126例,有效25例,无效7例。【浙江中医杂志1991;26(1):20】
3.治疗漆疮等皮肤病淡竹叶15g,防风、荆芥、蝉蜕、苦参各10g,土茯苓20g,甘草5g。皮疹在上半身者加黄芩;在下半身者加黄柏;遍及全身者加山栀子。便干者加大黄、枳实。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漆疮31例,全部治愈;瘾疹18例,治愈16例,好转2例;药毒8例,治愈7例,好转1例;急性湿疹6例,全部治愈。【湖南中医杂志1991;7(5):43】
方剂选用:
治疗尿血:淡竹叶、白茅根各三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配伍效用:
淡竹叶配伍木通、生地淡竹叶、木通均能清心而引热从小便出;生地清热养阴。三者伍用,有清热利水、泻火养阴之功效,用於治疗心火亢盛之口舌生疮、小便赤涩等症。
淡竹叶配伍栀子二者均能清热除烦而利湿。相伍为用,可使清热除烦之功效加强,且能使热从利小便出,用於治疗热邪客於胸中引起之懊憹或热淋。
【注意事项】
宜忌:`孕妇勿服。'(《品汇精要》)
毒副作用: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64.5g/kg。
【医家论药】
`去烦热,利小便,清心。'(《本草纲目》)
`消痰止渴,除上焦火,明眼目,利小便,治白浊,退热,散痔疮毒。'(《生草药性备要》)
附注:本品始载於《本草纲目》。明代以前方剂中所用的竹叶或淡竹叶均非本品,而是来源於同科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nigra(Lodd.)Munrovar.henonis(Mitf.)StapfexRendle或苦竹Pleioblastusamarus(Keng)Kengf.的叶。竹叶以清心胃热见长,淡竹叶则长於清热利尿。两者功能相似而同中有异。
淡竹叶的功效有哪些?
淡竹叶,清心除烦之妙药。夏日以之煎水代茶,可消暑热,宁心神。治疗妊娠五六月心惊胆怯、虚烦而渴的子烦证,余常用《证治准绳》中的竹叶汤,颇有效验。方用:人参、麦冬、茯苓、黄芩各5克,淡竹叶10片。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方中用竹叶清心除烦,用黄芩泻火安胎,用麦冬生津止渴,用人参补气扶正。清补结合,标本同治,收效甚良。
淡竹叶,生津止渴之佳品。治疗糖尿病因气血虚、胃火盛而作渴者,余常用《医宗金鉴》中的竹叶黄芪汤。方用:淡竹叶、生地黄、黄芪、麦冬、当归、川芎、黄芩、甘草、芍药、人参、半夏各15克,生石膏30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本方即张仲景竹叶石膏汤加生地、当归、白芍、川芎、黄芪、黄芩而成。“人参、黄芪、甘草,治烦热之圣药,是补中有泻矣。且地黄之甘寒,泻心肾之火,竹叶助芍药清肝胆之火,石膏佐芍药清脾胃之火,麦冬同黄芪清肺肠之火,则胃火不得独炽,而气血之得补可知,惟半夏一味,温中辛散,用之大寒剂中,欲其通阴阳之路也。”主要协同,补泻兼施,“寒之而不至损阳,温之而不至助火,扶正而邪却矣。”
中草药淡竹叶的功效
淡竹叶: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叶
功效:清热除烦,通利小便
和竹叶一样,都善于清热,除烦,利尿。竹叶清心、胃、除烦热效果好,淡竹叶清热利尿效果好。
另明代以前方剂中所用的竹叶或淡竹叶均非本品,而是来源于同科植物淡竹或苦竹的叶。
小竹叶的功效与作用
小竹叶有清热、除烦、利尿的功效。
淡竹叶,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现代实用中药》记载其:“清凉解热、利尿。治热病口渴,小便涩痛,烦热不寐,牙龈肿痛。”淡竹叶性味苦、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有清热除烦,通利小便的功效。由于该中药性味甘寒,可清心泄热、除烦止渴,所以常与石膏、芦根等配伍,治疗热病烦渴之证;也可与灯芯草、白茅根、滑石等同用,治疗心火炽盛、口舌生疮等问题。
扩展资料:
现代研究也表明,淡竹叶具有利尿、抑菌、解热、增强免疫力等作用。淡竹叶上可清心火,下能利尿而引热下行。
注意事项:
1、无实火、湿热者慎服,体虚有寒者禁服。
2、孕妇忌服。
3、肾亏尿频者忌服。
4、不宜久煎,入食以鲜品为佳,煮粥时宜稀薄,不宜稠厚。
2020-09-16

花园宝宝全方位知识问答:带你走进神奇的麦斯威尔花园
https://hooh5.com/zswd/321779.html

越迪运动户外:深度解析品牌、产品及户外运动技巧
https://hooh5.com/ydhw/321778.html

海运动户外旗舰:深度解析户外装备选择与安全技巧
https://hooh5.com/ydhw/321777.html

货币小知识问答:解惑你关于钱的一切
https://hooh5.com/zswd/321776.html

小学知识问答大集合:轻松玩转语文、数学、自然等学科
https://hooh5.com/zswd/321775.html
热门文章

稔子根煲汤有什么功效 稔子根煲汤有什么禁忌
1、养血止血,治血崩、吐血、鼻衄、便血。 (1)治孕妇贫血

天珠的寓意及功效 天珠的寓意及功效几眼什么意思
天珠一眼至九眼的意义: 1、一眼(单眼) 特别可使请养者

顺筋龙的功效与作用 顺筋龙中药功效与作用图片
穿山龙性温,味甘、苦。归肝经、肾经、肺经。 1、活血通络

脆李的功效,脆李的功效与作用
李子可生津,有利于利小便、胃阴不足。李子对胃也有较好的一些保

能量石功效,k2能量石手串的功效与作用
能量石的作用是通过自净化、自修复、自释放、自调节、自适应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