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蹄草的功效与作用 羊蹄草的功效与作用图片37

  羊蹄草有抑菌作用:本品煎剂,对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100%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棕榈酸和蜂蜜酸。

  临床应用

  羊蹄草

  1、羊蹄草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及支气管肺炎:以一点红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药1克)为主,配合其他对症疗法,共治疗上呼吸道感染60例、支气管肺炎26例,年龄以1~3岁为最多。剂量:6个月以下每天用1~2毫升,6个月至1周岁用2~4毫升,2~3岁4~6毫升,4~6岁6~9毫升,7~10岁9~12毫升,10岁以上12毫升,均分2~3次肌肉注射。疗效: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后体温多数在2~3天恢复正常,咳嗽逐渐减轻,3~4天全愈出院;支气管肺炎,体温多在3~4天恢复正常,咳嗽气喘及肺部罗音均逐渐消失,5~6天痊愈出院。

  2、用一点红全草煎剂,每剂0.5~1两,分2~3次服,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炎等;或用全草加食盐少许捣烂外敷,治乳腺炎、疖肿等;也可用全草煎液,作为外阴湿疹、阴道炎的局部洗涤剂。

  中药“羊蹄草”是什么样子啊?它有什么治疗功效?

  性状:干燥全草。长约30厘米左右,根茎细长,圆柱形,浅棕黄色。茎多分枝,细圆柱形,有纵纹,灰青色或黄

  羊蹄草褐色。叶纸质,多皱缩,灰青色,基部叶卵形、琴形;上部叶较小,基部稍抱茎。头状花序干枯,花多脱落,仅存花托及总苞,苞片茶褐色,干燥膜质。瘦果浅黄褐色,冠毛极多,白色。有干草气,味淡略咸。以足干、叶多者为佳。

羊蹄草-功能主治羊蹄草

  清热,利水,凉血,解毒。治痢疾,腹泻,便血,水肿,肠痈,聘耳,目亦,喉蛾,疔疮,肿毒。

  ①《岭南采药录》:治肠痔泻血,利小儿积虫,治五疳、开胃进食,解鱼毒。

  ②《福建民间草药》:活血消肿,利尿逐水。

  ③《陆川本草》:凉血消炎。治伤口感染红肿。

  ④《南宁市药物志》:止痛,消恶毒大疮,眼结膜炎。

  ⑤《生草药手册》:治乳疮,痢疾。

  ⑥《野生药植图说》:可作麻疹的洗涤剂。

  ⑦《广东中药》Ⅱ:清解大肠湿热,凉血生肌,消肿拔毒。治痢疾、脱肛(配火炭母),麻疹后热毒内困,赤眼,疮疖肿毒,湿疹痒痛,乳疮(外洗或捣敷),小儿生殖器红肿(外洗或内服)。

  ⑧《广西中草药》:治跌打,蛇伤。

  ⑨《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治湿热腹泻,感冒发烧,咽喉肿痛,口腔溃疡。

  ⑩《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抗菌消炎。治急性上呼吸道炎,肺炎,扁桃体炎,口腔溃疡,乳腺炎,慢性盆腔炎,痢疾,腹泻,毒蛇咬伤。

  羊蹄草和羊蹄是一种药吗

  药名:羊蹄草。

  汉语拼音:yangticao。

  英文名:SowthistleTasselflowerHerb。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miliasonchifolia(L.)DC.

  功效分类:清热药;清热解毒药;凉血止血药;利水药。

  科属分类:菊科。

  别名:紫背草、假芥兰、爆仗草、红背叶、叶下红、喇叭红草、小蒲公英、七十二枝花、牛尾膝、紫背犁头草、山羊草、天毛草、土黄连、野芥兰、乳汁草、空筒单、千日红、紫背地丁、野苦买、兔草、兔子参、乌疔草。

  性味:味苦;性凉。

  归经:

  功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口腔溃疡;肺炎;乳腺炎;肠炎;菌痢;尿路感染;疮疖痈肿;湿疹;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8g,鲜品15-30g;或捣汁含咽。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生态环境:生于村旁、路边、田园和旷野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一点红的全草。

  采收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2.药名:羊蹄

  别名

  东方宿、连虫陆、鬼目、败毒菜根、羊蹄大黄、土大黄、牛舌根、牛蹄、牛舌大黄、野萝卜、野菠菱、癣药、山萝卜、牛舌头、牛大黄

  药材性状

  全草长约30cm。根茎细长,圆柱形,浅棕黄色;茎少分枝,细圆柱形,有纵纹,灰青色,基部叶卵形、琴形,上部叶较小,基部稍抱茎;纸质。头状花序干枯,花多已脱,花托及总苞残存,苞片茶褐色,膜质。瘦果浅黄褐色,冠毛极多,白色。有干草气,味淡,略咸。

  以干燥叶多者为佳。

  用药禁忌

  《广东中药》Ⅱ:孕妇慎用。

  1.配侧柏叶,凉血止血,二者相须为用,治疗血热迫血妄行的出血证。

  2.配白矾,解毒杀虫疗癣,用于痈疮肿毒,湿疹疥疮,皮癣瘙痒等。

  药性

  苦;性寒。

  归经

  心;肝;大肠经。

  功效

  清热通便;凉血止血;杀虫止痒。

  主治

  大便秘结;吐血衄血;肠风便血;痔血;崩漏;疥癣;白秃;痈疮肿毒;跌打损伤。

  头秃疥骚,除热,女子阴蚀。(《本经》)浸淫疽痔,杀虫。(《别录》)

  节节草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归经】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明目退翳,祛痰止咳。用于目赤肿痛,角膜云翳,肝炎,咳嗽,支气管炎,泌尿系感染。

  1、《本草纲目》:木贼,与麻黄同形同性,故亦能发汗解肌,升散火郁风湿,治眼目诸血疾也。

  2、《本草经疏》:木贼草,首主目疾,及退翳膜,益肝胆而明目也。其主积木贼块、疗肠风、止痢,及妇人月水不断、崩中赤白、痔疾出血者,皆入血益肝胆之功,肝藏血故也。

  3、《本经逢原》:木贼专主眼目风热,暴翳,止泪,取发散肝肺风也。

  4、《本草求真》:木贼,书云形质有类麻黄,升散亦颇相似,但此不辛热,且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能于二经血分驱散风热,使血上通于目,故为去翳明目要剂,初非麻黄味辛性燥,专开在卫腠理而使身汗大出也。?

  

  

  扩展资料:

  节节草和木贼的区别

  1、分布区别

  它们的分布范围也有一定的区别,节节草一般生长在溪边、河边或水田边,它的生命力强,适应力强,在全国各地皆有分布,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而木贼时蕨类植物,也是一种杂草,但是它不像节节草一样,分布较广,它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四川以及新疆等地,目前在全国各地也有人工栽培。

  2、功效区别

  它们作为中药材,皆有它们各自的药效,节节草以地上茎入药,具有利尿、清风热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治疗尖锐湿疣、牛皮癣等疾病,但是全株有毒性,使用时要注意用量和使用时间,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反应。木贼全草可入药,有收敛、止血、利尿、发汗的功效,还可作为金工、木工的磨光材料。

  猪尾巴草的功效与作用

  主要功效:

  有改善血糖水平、降低体内胆固醇、降血脂、防止动脉硬化等作用。

  调节免疫功能,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有清热化痰,消肿利湿的作用。

  可以抑制体内黑色素的沉积,具有良好的润肤美容功效。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牛尾草的功效与作用

  全草入药,治痢疾肠炎、黄疽性肝炎、咽喉炎、扁桃腺炎、尿道感染、膀胱炎、急性肾炎、肿胀疼痛、流感、疟疾、毒蛇咬伤、牙痛等症,亦可外用洗各种毒疮及红肿部分;叶研末敷黄水疮尤为有效,内服可治小儿疳积。

2020-09-18


上一篇:棕榈炭的功效与作用 棕榈炭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下一篇:玛咖粉的功效与作用 玛咖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