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种球蛋白的功效与作用 丙种球蛋白的功效与作用及风险104

  丙种球蛋白简称“丙球”,是人们熟悉的生物制品.

  丙球分为胎盘丙球和人血丙球两种.目前常用的为后者,是由人体外周血中提取加工制成的.其每100毫升含丙种球蛋白10克,其中免疫球蛋白G占90%~95%.注射球蛋白的目的是把抗体直接注入人体,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它主要用于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如对肝炎,麻疹,水痘,带状疱疹均有一定作用.当没有经过预防接种的孩子,密切接触了麻疹,肝炎等传染病人时,可作为防病或减轻症状而临时采取的紧急措施.一般来说,注射丙种球蛋白,抗体在人体内的有效作用时间只有3~8周,因此必须掌握好注射时机.一般在接触病人后3天内注射,才可收到防病和减轻病情的效果,注射时间太晚,则起不到作用.如是在接触病人前1~2个月注射者,因有效时间已过,也不能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所以,注射丙球不能代替预防针.实际上,许多疾病如麻疹,水痘,脊髓灰质炎等都可用注射疫苗,即打预防针的方法进行防治,这种通过刺激人体自身免疫功能产生抗体的自身免疫法效果更佳.而使用丙球只属于被动免疫,对于已注射过防疫针的儿童,其血液中已含有各种特异性抗体,注射丙球只是用来暂时性地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而且,丙球虽是一种较为安全的生物制品,有时也有不良反应发生,可出现焦虑,恶心,呕吐,面部红肿,紫绀等,偶尔可有意识丧失,多次注射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特别是婴儿不宜使用,经常使用会因反馈作用而抑制自身免疫球蛋白的生成,造成免疫力低下,反而对机体不利.现今,临床上使用“丙球”非常严格,不会随意应用于免疫,仅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如先天性丙球缺乏症,急性白血病,肾病综合症,败血症或内毒素血症等.

  丙球作用是什么

  尽管丙种球蛋白在感染性疾病、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疾病治疗中起着广泛的作用,但不宜滥用。丙种球蛋白是从人的血清

  或胎盘中提取出来制成的,含有多种抗体,主要用于急性重症病毒感

  染,例如用于对麻疹、甲肝、水痘等传染病接触者的早期预防,对营

  养不良等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久病不愈的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

  使用丙种球蛋白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在增强抵抗力方面的作用时间是短暂的,大约为25天。就是说,

  其增强抵抗力的有效时间为1个月左右。如果长期反复应用,可抑制

  自身丙种球蛋白的产生,削弱免疫力。

  2.在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面色潮红、呼吸急促、

  腹痛、恶心、呕吐。个别患者可能诱发哮喘,甚至休克。

  3.虽然丙种球蛋白均严格依照《献血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生产,

  丙种球蛋白中携带艾滋病病毒、丙肝病毒、梅毒的几率很小,但长期

  应用丙种球蛋白者仍有感染这些疾病的可能。

  4.丙种球蛋白使用不当可能贻误病情。如乙型肝炎病人使用丙种

  球蛋白,不但没有预防效果,反而会延长病程,形成慢性肝炎或持续

  带毒状态。

  鉴于上述种种不良后果,加上血液制品资源不足、价格昂贵等因

  素,患者应该充分相信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按照用药指征应

  用丙种球蛋白,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和不必要的经济、资源浪费。抵抗力差的人可以打丙球,但不要滥用,要慎重

  丙种球蛋白的作用

  你好:丙种球蛋白是一种被动免疫疗法。它是把免疫球蛋白内含有的大量抗体输给受者,使之从低或无免疫状态很快达到暂时免疫保护状态。由于抗体与抗原相互作用起到直接中和毒素与杀死细菌和病毒。因此免疫球蛋白制品对预防细菌、病毒性感染有一定的作用。

  请问丙种球蛋白有何作用?健康人适用吗?

  丙种球蛋白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健康人静脉血中提取制成的人血丙种球蛋白,另一种是从健康人胎盘血中提取制成的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二者作用相同,后者价格低于前者,且用量多于前者,但目前已停产。有些人盲目地、错误地认为丙种球蛋白是营养药、是补针,于是不管病情轻重、有病无病地滥用,结果会导致不良反应。

  丙种球蛋白含有健康人血清所具有的各种抗体,因而有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其免疫作用主要用于病情性传染的防治,如对甲型肝炎、麻疹、水痘、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腮腺炎、不定期状疱疹等具有一定的作用,也可用于丙种球蛋白缺乏症。另外,对体质虚弱久病不愈、免疫功能低下或使用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在应用有效抗菌素的同时,加用丙种球蛋白有助于控制感染。

  除上述疾病以外,不宜随便在其他疾病中将丙种球蛋白当作补药使用。使用丙种球蛋白应注意以下几点:

  必须在接触甲型肝炎病人或病毒携带者15天以内注射才能有效,本品对其他病毒性肝炎有无预防作用,目前尚无定论。

  婴儿不宜使用。婴儿期正是体内合成丙种球蛋白、产生抗体的时候,应用本品可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

  “O”型血孕妇慎用,因有可能诱发胎儿发生新生儿溶血。

  过敏体质的人慎用。因丙种球蛋白注入人体,除了抗体外,还有同种异型抗原进入体仙,如多次反复注射可引起过敏反应,出现荨麻疹、喉头水肿等。

  要警惕丙种球蛋白有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可能性,进入体内可引起乙肝。国外的同种血液制品尚有传染艾滋病的危险。

  综上所述,本品一定要合理应用,要掌握指征,切不可盲目迷信丙种球蛋白,更不能滥用,否则将有害而无益。

  丙种球蛋白各有什么作用?

  丙种球蛋白γ-globulin

  gammaglobulin

  中文简称:“丙球”

  注:由于人血中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数为丙种球蛋白(γ-球蛋白),有时丙种球蛋白也被混称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别名】免疫血清球蛋白,普通免疫球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pH4)

  【适应症】含有健康人群血清所具有的各种抗体,因而有增强机体抵抗力以预防感染的作用。主要用于免疫缺陷病以及传染性肝炎、麻疹、水痘、腮腺炎、带状疱疹等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防治,也可用于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等内源性过敏性疾病。

  【用量用法】肌注:每次2~5ml,3周1次,用于内源性过敏性疾病,每次10ml(含量10%者),3周内注射2次。胎盘球蛋白每次6~9ml。

  【注意事项】1.按球蛋白来源可分为两种,一为健康人静脉血来源的丙种球蛋白制剂,按蛋白质含量有10%、16%、16.5%等数种(国内制品浓度在10%以上),其中丙种球蛋白占95%以上。另一种为胎盘血来源的丙种球蛋白(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即胎盘球蛋白,含蛋白质5%,其中丙种球蛋白占90%以上。胎盘球蛋白因丙种球蛋白含量以及纯度均较低,其用量应相应增大。2.除专供静注用的制剂外,一般制剂不可静注。3.注射大量时,可见局部疼痛和暂时性体温升高。

  球蛋白的好处,坏处有哪些?

  丙种球蛋白(丙球)是以健康人血浆、血清和胎盘血中分离提纯的免疫球蛋白制剂,主要用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合理使用。

  (1)预防病毒性传染病。丙球中含甲肝抗体,可有效地预防甲型肝炎。但对己发病者无效。未出过麻疹或未用过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触麻疹患者后6天内注射丙球,可获得被动免疫而不发麻疹后减轻症状,能预防3-8周。对未服用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糖丸的易感儿童,接触该病患者后7日内注射丙球可预防或减轻发病。

  (2)治疗免疫缺陷病,如先天性丙球缺乏症、易变型免疫缺陷症、免疫球蛋白合成异常的细胞缺陷症。对继发性免疫缺陷症,如急性白血病、肾病综合症及某些癌症可出现免疫功能缺陷及低丙球血症,丙球可作为辅助治疗。

  (3)治疗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感染,以及败血症或内毒素血症,早期给予大剂量丙球可使死亡率显著下降。对应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和多发性肌炎应用大剂量人血丙球静脉滴注1次后,即有显著疗效。近年来有人应用大剂量丙球静脉注射治疗癫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取得一定疗效。

  (4)丙球虽为一种较为安全的生物制品,但个别人也会出现毒副作用,不能把丙球当作防治百病、增强体质。无害有益的营养药品。使用丙球在注射处有时可出现红肿、疼痛、硬结等局部反应。反复应用时,偶然可发生呼吸困难、紫绀、休克等过敏反应。有时亦可能因反馈作用而抑制自身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反而对机体不利。

  (5)用法。预防用:10%普通丙球或丙种球蛋白A溶液每千克体重0.1~0.4毫升,儿童不超过10毫升,深部肌肉注射,如潜伏期长的疾病或无法避开传染源者,应每2~3周重复注射1次。治疗用:成人:丙球2.5克,儿童50~150毫克/千克体重,溶解稀释后静脉滴入。也可用10%丙球M溶液0.5~1毫升/千克体重。深部肌肉注射。免疫缺陷者的替代治疗:一般首剂1.2毫升/千克体重。以后每日注射0.66毫升/千克体重。但应注意肌肉注射剂不可用于静脉滴注。

  什么是免疫球蛋白?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主要有以下两种用途:第一是用来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第二则是成为人体自身的物质,为人体发挥各种功能提供物质基础。第一种用途已经为人们所熟知,而第二种用途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在发达国家被广泛关注的“免疫球蛋白”正是这一类营养物质的典型代表。免疫球蛋白是一类与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的球形蛋白质,广泛存在于人体和动物体中。其英文为“Immunoglobulin”,因而常缩写为“Ig”。免疫球蛋白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五类,以希腊字母命名,分别叫作IgG(γ-gamma)IgA(α-alpha)、IgM(μ-mu)、IgD(δ-delta)和IgE(ε-epsilon)。免疫球蛋白对人体有许多重要的作用:有的免疫球蛋白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粘膜表面,能够防止发生局部感染;有的免疫球蛋白分布于血管内,在防止菌血症方面起重要作用;有的免疫球蛋白能够中和毒素和病毒;有的免疫球蛋白能够抵抗寄生虫感染;有的免疫球蛋白可以调节免疫细胞增殖分化为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抗体是使机体能够抵抗侵入体内的病菌及毒素侵害的蛋白质)。IgG是分布最广的免疫球蛋白,它能够促进免疫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促进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或受感染细胞的杀伤和破坏;当第二次与相同病原体接触时可与之发生凝集反应;是唯一能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的免疫球蛋白,可增强胎儿和新生儿的免疫力。许多人的免疫功能异常都与免疫球蛋白不足有关,因而摄入免疫球蛋白成为调节机体免疫的极佳选择。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开发出了以牛初乳(母牛产犊后最初几天的乳汁)为原料的天然功能性食品,其主要功能组分就是免疫球蛋白。初乳产生免疫力的成分是复杂的,包括IgG、IgA、IgM和IgE、T和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乳酸等有免疫作用的物质,但可以简单的认为是免疫球蛋白。乳汁中的免疫物质对幼畜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保护作用。一种是初乳吸收进入幼畜循环系统后,提供被动的可以预防微生物侵入的循环抗体。第二种是不被吸收的乳汁,在消化道内提供一种被动的能保护肠管疾病的局部免疫力,其中IgG、IgA和IgM都有保护哺乳动物小肠的作用。免疫球蛋白M(IgM)的应答反应期是短暂的,仅有24~48h,是对感染最初的应答反应所产生的抗体。免疫球蛋白G(IgG)是对感染因子第二步的应答反应产生的,产生的IgG可以维持一个较长的时期,防止畜体进一步受到感染。IgG在防止菌血症和败血症方面具有特别的功能。一般IgG约占血清中所有免疫球蛋白的80%左右。免疫球蛋白A(IgA)在肠道、呼吸系统和乳腺产生局部的免疫力,IgA由局部分泌,它趋向于保存在产生部位,在血清中发现IgA的浓度很低。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力可防止幼畜患肠炎或其它肠道疾病。IgA常常对防止病毒感染非常有效。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古印度人便开始食用牛初乳,在民间被视为灵丹妙药.在青霉素及其它抗生素出现以前,美国人也将牛初乳用作抗病食物。十八世纪末,科学家发现了初乳对新生幼仔存活及生长发育的意义,于是,对牛初乳的研究逐步深入。1990年前后,科学家才开始从功能性食品的角度关注牛初乳的开发问题,最近才整理出大量有关研究报告,确认了它作为卓越天然抗病食品的地位。

2020-09-28


上一篇:腰果皮的功效与作用害处 腰果皮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红根泡水有什么功效 红根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