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汤的功效主治 心肺汤的功效主治是什么772

  沙参心肺汤基本特点心肺软烂,咸鲜适口,汤汁味配。并具有润肺止咳,养胃生津之功效。基本材料猪心肺1具。沙参15克、玉竹15克。盐3克、味精1克、葱25克。

  【制作过程】将沙参、玉竹择净后用清水漂洗,再用纱布包好备用。心肺用清水冲洗干净,挤尽血水,同沙参、玉竹一起下入砂锅,葱洗净入锅,加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移炆火炖1个半小时。待心肺熟透,加味精、盐调味即成。

  心肺汤的功能?

  沙参心肺汤

  菜谱名称沙参心肺汤

  所属菜系川菜

  所属类型地方特色

  基本特点心肺软烂,咸鲜适口,汤汁味配。并具有润肺止咳,养胃生津之功效。

  基本材料猪心肺1具。沙参15克、玉竹15克。盐3克、味精1克、葱25克。

  【制作过程】

  将沙参、玉竹择净后用清水漂洗,再用纱布包好备用。心肺用清水冲洗干净,挤尽血水,同沙参、玉竹一起下入砂锅,葱洗净入锅,加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移炆火炖1个半小时。待心肺熟透,加味精、盐调味即成。

  可用萝卜与心肺同炖,汤白而鲜,最好用白萝卜.

  白萝卜品味辛甘,性凉,入肺胃经,为食疗佳品,可以治疗或辅助治疗多种疾病,本草纲目称之为“蔬中最有利者”.这样的汤不仅好喝而且营养.

  这个行吗????不行的话,在帮你找!!要采纳哈!!

  心肺汤吃了有什么好处?

  健胃补脾的功效对白细胞减少症慢性肝炎等疾患有辅助治疗作用

  减肥http://www.qie1.com

  吃心肺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吃心肺有利也有弊。

  吃动物内脏的好处:

  动物内脏营养素含量高,尤其是肝脏,肝脏是动物体内营养素最集中的地方,肝脏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较肉类低,如猪肝中蛋白质含量只有19.3%,脂肪只有3.5%。猪肝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等)以及铁、锌、硒等微量元素,而且猪肝价格相对便宜,所以猪肝过去一直被誉为物美价廉的“营养宝库”,受到广泛的推荐。

  吃动物肝脏的弊端:

  内脏脂肪含量,胆固醇含量高。动物内脏中比如猪肝、猪肠、猪脑等所含的胆固醇成分很高。猪肝含有较多的胆固醇,100克猪肝含胆固醇288毫克,是瘦猪肉的3.5倍。这对于现代的人在体检中10个就有9个是胆固醇过高也许吃这些食物有关联。动物内脏脂肪含量都比较高,吃得太多对人体健康也不利,容易引起高血脂、动脉硬化等。

  吃动物内脏要注意的问题:

  1、少量食用,一次吃25~50克,半两-一两,也就2-3口的量,多了容易维生素A中毒。

  2、可以用鸡肝、鸭肝、鹅肝代替猪肝,毒素少一些。

  3、清洗一定要干净:肝脏和肾脏属于排毒器官,受污染的可能性较高,毒素含量大,所以很多人在清洗和烹调时,也都会格外注意。其实其他动物内脏如肺、肚、肠等,也常被多种病原微生物污染,是各种寄生虫的主要寄生部位,所以在清洗烹饪时也需要特别注意。

  4、烹饪一定要熟透:动物内脏的烹制最好采用长时间高温高压焖煮的方法,将寄生虫、病菌和虫卵杀死,以保证食用安全。

  砂药心肺汤的营养价值

  1.心肺汤是四川省经典的汉族名肴,属于川菜系。心肺软烂,咸鲜适口,汤汁味配。并具有润肺止咳,养胃生津之功效。

  2.将沙参、玉竹择净后用清水漂洗,再用纱布包好备用。心肺用清水冲洗干净,挤尽血水,同沙参、玉竹一起下入砂锅,葱洗净入锅,加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移炆火炖1个半小时。待心肺熟透,加味精、盐调味即成。

  3.玉竹皆有养胃阴、润肺燥之功,与猪心肺炖汤,更富有润养作用。对肺胃阴虚的燥咳、咽干少津、大便燥结等症,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心肺汤怎么煲没腥味

  猪心:富含多种营养成份,对加强心肌营养,增强心肌收缩力有很大的作用,适宜心虚多汗、自汗、惊悸恍惚、怔忡、失眠多梦之人;猪肺有补虚、止咳、止血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肺虚咳嗽、久咳咯血等症。

  没腥味的做法

  1.心、肺各买了一个。

  2.洗—将喉管接到水龙头上,抓紧后放水,然后边放水边拍打肺的外表,等到水灌不进去的时候关水、平放肺头,全部拍打几遍,松开手将肺里面的血水放掉。反复N次,直到肺看起来粉白粉白为止。

  3.洗的粉白粉白的。用小头的剪刀将肺的气管和血管全部剪开,一定要一层层地剪到边缘地带的很细很细的剪不开为止,不要有遗漏。

  4.放适量的清水、酒、生姜,先大火后小火,焖炖40分钟左右就OK啦。

  5.因为自己洗的很干净,所以就不用放其他的调料了,这样烧的心肺汤味道很纯正的。

  6.重点来了,汤出锅之前放几滴火麻油,撒上葱花,趁热喝。京东有

  7.装了3碗,剩下的凉拌了一盘。

2020-09-28


上一篇:延胡胃安胶囊的功效 延胡胃安胶囊的功效和副作用

下一篇:白醋和陈醋功效一样吗 白醋和陈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