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水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姜水半夏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407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
半夏的功效和作用怎样才能解去它的毒
您好!
解半夏毒(中毒反应)可用生姜。
半夏功效及作用: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作用: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姜制半夏服用过量的副作用
姜制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功能燥湿化痰,和中健胃,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可消肿止痛。
半夏有毒,服少量可使口舌麻木,多量则烧痛肿胀、不能发声、流涎、呕吐、全身麻木、呼吸迟缓而不整、痉挛、呼吸困难,最后麻痹而死。有因服生半夏多量而永久失音者。
半夏生姜配伍的药效
化痰止呕生姜还可以解半夏毒。还有更多关于中医的问题,可以去国医战队免费问诊中心提问。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半夏的功效: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半夏的作用:
1.用于痰多咳嗽。
半夏性燥而功能化痰,其所化之痰,以脾不化湿,聚而成痰者为主,为治湿痰的要药,适用于痰湿壅滞、咳嗽气逆等症,常与陈皮、茯苓等配伍;治痰多咳嗽,又常与贝母配伍应用。因其性温,故又可用治寒痰,宜与白芥子、生姜等同用;因其化痰力佳,故亦可治热痰与风痰,治热痰可与瓜蒌、黄芩等配伍;致风痰,宜与天南星
等同用。
2.用于胸脘痞闷,胸痹,结胸等症。
半夏功能辛散温通、化痰、燥湿,故可用于痰内阻、胸脘痞闷病症,可配陈皮、茯苓等同用;如寒热互结,有可配黄芩、黄连、干姜等同用,可收辛开苦降、散结除痞的功效(如半夏泻心汤)。此外,又常用于胸痹疼痛,配瓜蒌、薤白等同用;治结胸症可与瓜蒌、黄连等同用。
3.用于瘿瘤瘰历、疮疡肿痛、梅核气等症。
半夏又能化痰散结,可用以治疗痰湿结聚所致的瘿瘤、瘰历痰核、阴疽肿痛,或痰气互结的梅核气等病症。用治瘿瘤瘰历痰核,可与海藻、黄独、贝母等配用。痈疽未溃者可用生半夏配生南星等同研,调醋外敷,有散结消肿的功效。用治梅核气,可配厚朴、紫苏等同用。
4.用于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半夏有良好的降逆止呕功效,可用于多种呕吐症候,在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症状而予以不同的配伍。如治胃寒呕吐,可配合生姜或藿香、丁香等品;治胃热呕吐可配合黄连、竹茹等药;治妊娠呕吐,可配合灶心土等品;治胃虚呕吐,可配人参、白蜜同用。
此外,配秫米同用还能治胃不和而卧不安,配硫黄而治肾阳不足、大便失调之症。
清水半夏的功效与作用,请解答一下
【名称考证】半夏、地文、水玉(《本经》)、守田、示姑(《别录》)、羊眼半夏(《唐本草》)、和姑(《纲目》)、蝎子草(《植物名实图考》)、地珠半夏(《昆明药植调查报告》)、麻芋果(《贵州民间方药集》、三步跳、泛石子(《湖南野生植物》)、地鹧鸪、地茨菇(《广西中兽医药植》)、老黄嘴、老和尚头、野芋头、老鸹头(《江苏植药志》)、捉嘴豆子、地已豆(《河北药材》)、无心菜根、天落星、老鸹眼、麻芋子(《山东中药》)、地雷公、老瓜蒜、狗芋头(《中药志》)、珠半夏(《广西中药志》)、裂刀菜(《辽宁经济植物志》)、麻草子(安徽《土农药介绍》)。【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天南星科【药用部位】半夏的块茎。【性味归经】辛,温,有毒。①《本经》:“辛,平。”②《别录》:“生微寒,熟温,有毒。”③《药性论》:“有大毒。”④《日华子本草》:“味?辛。”⑤《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性温,味辛苦。”入脾、胃经。①《汤液本草》:“入足阳明、太阴、少阳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三经。”③《本草经疏》:“入足太阴、阳明、少阳,手少阴经。”④《本草汇言》:“入手阳明、太阴、少阴三经。”⑤《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经。”【功效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用药忌宜】一切血证及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者忌服。①《本草经集注》:“射干为之使。恶皂荚。畏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反乌头。”②《药性论》:“忌羊血、海藻、饴糖。柴胡为之使。”③张元素:“诸血证及口渴者禁用。孕妇忌之,用生姜则无害。”④《医学入门》:“凡诸血证及自汗,渴者禁用。”【用药配伍】配橘皮,共奏燥湿化痰,健脾和胃,理气止呕之功;配茯苓,是治疗痰饮湿浊的常用药对;配黄芩,清肺化痰,燥湿降逆;配硫黄,温肾逐寒,通阳泄浊;配枇杷叶,下气降逆,燥润相兼,寒温并施;配皂荚,祛风痰,开关窍;配天南星,祛风痰效著;配天麻,化痰熄风;配栝蒌,化痰散结,宽胸消痞;配黄连,辛开苦降,舒理气机,调和胃肠,寒温并施。【炮制方法】生半夏:拣去杂质,筛去灰屑。法半夏:取净半夏,用凉水浸漂,避免日晒,根据其产地质量及其颗粒大小,斟酌调整浸泡日数。泡至10日后,如起白沫时,每半夏100斤加白矾2斤,泡1日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取出略晾。另取甘草碾成粗块,加水煎汤,用甘草汤泡石灰块,再加水混合,除去石灰渣,倒入半夏缸中浸泡,每日搅拌,使其颜色均匀,至黄色己浸透,内无白心为度。捞出,阴干。(每半夏100斤,用白矾2斤,甘草16斤,石灰块20斤)姜半夏:取拣净的半夏,照上述法半夏项下的方法浸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后,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每半夏100斤,用生姜25斤,白矾12斤8两,夏季用14斤8两)清半夏:取拣净的半夏,照上述法半夏项下的方法浸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后,加白矾与水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每半夏100斤,用白矾12斤8两,夏季用14斤8两)①《雷公炮炙论》:“修事半夏四两,用捣了白芥子末二两,头醋六两,二味搅令浊,将半夏投于中,洗三遍用之,半夏上有鄛涎,若洗不尽,令人气逆,肝气怒满。”②陶弘景:“半夏,用之皆先汤洗十许过,令滑尽,不尔戟人咽喉。”【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药材鉴定】干燥块茎呈圆球形、半圆球形或偏斜状,直径0.8~2厘米。表面白色,或浅黄色,未去净的外皮呈黄色斑点。上端多圆平,中心有凹陷的黄棕色的茎痕,周围密布棕色凹点状须根痕,下面钝圆而光滑。质坚实,致密。纵切面呈肾脏形,洁白,粉性充足;质老或干燥过程不适宜者呈灰白色或显黄色纹。粉末嗅之呛鼻,味辛辣,嚼之发粘,麻舌而刺喉。以个大、皮净、色白、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以个小、去皮不净、色黄白、粉性小者为次。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四川产量大、质量好。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同属植物掌叶半夏Pinelliapeda-tisectaSchott的块茎,在江苏、河南、河北、山西等地亦作半夏使用。与半夏的主要区别点为:掌叶半夏的块茎较大,通常直径3~4厘米;叶片掌状,有小叶9~11枚。参见“掌叶半夏”条。【古籍考证】出自《神农本草经》①《御药院方》:“法制半夏,清痰化饮,壮脾顺气。用大半夏汤洗七次,焙干再洗,如此七转,以浓米泔浸一日夜。每一两用白矾一两半,温水化浸五日,焙干。以铅白霜一钱,温水化,又浸七日,以浆水慢火内煮沸,焙干收之。每嚼一、二粒,姜汤送化下。”“红半夏,消风热,清痰涎,降气利咽。大半夏汤浸焙制如上法。每一两入龙脑五分,朱砂为衣染之。先铺灯草一重,约一指厚,排半夏于上,再以灯草盖一指厚,以炒豆焙之,候干取出。每嚼一、二粒,温水送下。”②《本草图经》:“由跋绝类半夏,而苗高近一、二尺许,根如鸡卵,大多生林下,或云即虎掌之小者,足以相乱。”③《中国医学大辞典》:“姜半夏,有寒痰者宜之。”“竹沥半夏,痰之偏于黄稠者宜之。”“宋半夏,其性质与仙半夏相近,而较法半夏为纯,虚体有痰者宜之。”“法制半夏性质介于姜半夏与竹沥半夏之间,痰之不寒不热者宜之。”④《增订伪药条辨》:“苏州戈制半夏,其色黄亮,气香有肉桂气,性温燥,炳章实验,治寒湿痰上壅气喘确效。凡治阴虚热痰气喘,苟误服之,必因燥热而咳血自汗。”⑤《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半夏,全草有毒。中毒症状:食少量可使口舌麻木,服多量则致喉舌烧痛,肿胀,呼吸迟缓而不整,痉挛,最后麻痹而死亡。解救方法:服蛋清或面糊,果汁或稀醋。对症治疗:痉挛时给解痉剂,针刺人中、合谷、涌泉;出现麻痹则给兴奋剂。民间验方用:一.醋一至二两,加姜汁少许,内服或冷漱;二.生姜一两,防风二两,甘草五饯,用四碗清水煎成二碗,先含漱一半,后内服一半。”【化学成分】块茎含挥发油、少量脂肪(其脂肪酸约34%为固体酸、66%为液体酸、淀粉、烟碱、粘液质、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B一氨基丁酸等氮基酸、B一谷甾醇、胆碱、B一谷甾醇一B一D一葡萄糖甙、3,4一二羟基苯甲醛,又含药理作用与毒芹碱(Coniine)及烟碱相似的生物碱、类似原白头翁素(Protoanemonin)刺激皮肤的物质。嫩芽含尿黑酸(Homogentisicacid)及其甙。未发现有镇吐作用的第三胺生物碱;尚含高龙胆酸(homogentisicacid)、草酸钾等无机盐和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β-与γ-氨基丁酸、半乳糖、粘液质、少量挥发油、原儿茶醛(protocatechuicaldehyde)、三萜类化合物、原儿茶酸等;还分离出一种结晶性蛋白质为半夏蛋白Ⅰ(pinellin)[1,2]。关于半夏的辛辣刺激性物质,普认为是草酸钾晶体和高龙胆酸,现认为是原儿茶醛,原儿茶醛可与许多金属盐类形成络合物;关夏炮制中以明矾解除辛辣刺激性物质,可能与之有关。【化学鉴定】(1)取本品50%乙醇温浸液,适当浓缩后,进行以下试验:①滤液加0.2%茚三酮试剂,煮沸数分钟,溶液显蓝紫色。②取滤液点于圆形滤纸上,以甲醇展开,喷0.2%茚三酮试剂,80℃烘数分钟,显蓝紫色斑点。(检查氨基酸)(2)薄层层析:取本品石油醚冷浸液点样于硅胶G薄层板上,用氯仿-甲醇(9.5:0.5)展开,10%磷钼酸乙醇液显色,以β-谷甾醇为对照品。在与对照品相应位置有灰蓝色斑点,其余斑点亦均显灰蓝色。【相关选方】①治湿痰,咳嗽脉缓,面黄,肢体沉重,嗜卧不收,腹胀而食不消化:南星、半夏(俱汤洗)各一两,白术一两半。上为细末,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生姜汤下。(《紊问病机保命集》)②治湿痰喘急,止心痛:半夏不拘多少,香油炒,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汤下。(《丹溪心法》)③治痰饮咳嗽:大半夏一斤,汤泡七次,晒干,为细末,用生绢袋盛贮,于磁盆内用净水洗,出去粗柤,将洗出半夏末,就于盆内日晒夜露,每日换新水,七日七夜了,澄去水,晒干,每半夏粉一两,入飞过细朱砂末一钱,用生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用淡生姜汤下,食后服。(《袖珍方》辰砂半夏丸)④治心下有支饮(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半夏一升,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汤)⑤治肺胃虚弱,好食酸冷,寒痰停积,呕逆恶心,涎唾稠粘,或积吐,粥药不下,手足逆冷,目眩身重;又治伤寒时气,欲吐不吐,欲呕不呕,昏瞶闷乱,或饮酒过多,中寒停饮,喉中涎声,干哕不止:陈皮(去白)、半夏(煮)各七两。上二件,锉为粗散,每服三钱,生姜十片,水二盏,煎至一中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留二服滓并作一服,再煎服。(《局方》橘皮半夏汤)⑥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芩三两。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⑦治胃反呕吐者:半夏二升(洗完用),人参三两,白蜜一升。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汤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金匮要略》大半夏汤)【原生形态】半夏,又名:三叶半夏。多年生小草本,高15~30厘米。块茎近球形。叶出自块茎顶端,叶柄长6~23厘米,在叶柄下部内侧生一白色珠芽;一年生的叶为单叶,卵状心形;2~3年后,叶为3小叶的复叶,小叶椭圆形至披针形,中间小叶较大,长5~8厘米,宽3~4厘米,两侧的较小,先端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光滑无毛。肉穗花序顶生,花序梗常较叶柄长;佛焰苞绿色,长6~7厘米;花单性,无花被,雌雄同株;雄花着生在花序上部,白色,雄蕊密集成圆筒形,雌花着生于雄花的下部,绿色,两者相距5~8毫米;花序中轴先端附属物延伸呈鼠尾状,通常长7~10厘米,直立,伸出在佛焰苞外。浆果卵状椭圆形,绿色,长4~5毫米。花期5~7月。果期8~9月。野生于山坡、溪边阴湿的草丛中或林下。【参考出处】《神农本草经》,《御药院方》,《本草图经》,《中国医学大辞典》,《增订伪药条辨》,《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功效分类】化痰止咳平喘药化痰药【相关药材】细刺木半夏木半夏根范半夏岩半夏木半夏山珠半夏掌叶半夏母猪半夏半夏曲【关键词】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
2020-10-16

河南特色健康养生秘籍:饮食、运动与文化传承
https://hooh5.com/jkys/294373.html

美女与运动:拥抱自然的活力与魅力
https://hooh5.com/ydhw/294372.html

轻松掌握!在家做出美味面团的秘诀
https://hooh5.com/cyms/294371.html

家常素菜美味大集合:15款简单易做的素食食谱
https://hooh5.com/cyms/294370.html

肥乡:解锁你的运动户外天堂
https://hooh5.com/ydhw/294369.html
热门文章

稔子根煲汤有什么功效 稔子根煲汤有什么禁忌
1、养血止血,治血崩、吐血、鼻衄、便血。 (1)治孕妇贫血

天珠的寓意及功效 天珠的寓意及功效几眼什么意思
天珠一眼至九眼的意义: 1、一眼(单眼) 特别可使请养者

顺筋龙的功效与作用 顺筋龙中药功效与作用图片
穿山龙性温,味甘、苦。归肝经、肾经、肺经。 1、活血通络

脆李的功效,脆李的功效与作用
李子可生津,有利于利小便、胃阴不足。李子对胃也有较好的一些保

能量石功效,k2能量石手串的功效与作用
能量石的作用是通过自净化、自修复、自释放、自调节、自适应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