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煎的功效与作用 玉女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872
【方名】玉女煎
【出处】《景岳全书》
【分类】清热剂-清脏腑热
【组成】石膏(9-15克)熟地(9-30克)麦冬(6克)知母(5克)牛膝(5克)
【功用】清胃热,滋肾阴。
【主治】胃热阴虚证。头痛,牙痛,齿松牙衄,烦热干渴,舌红苔黄而干。亦治消渴,消谷善饥等。(本方常用于牙龈炎、糖尿病、急性口腔炎、舌炎等属胃热阴虚者。)
【用法】上药用水一盅半,煎七分,温服或冷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禁忌】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本方。
【化裁】火盛者,可加山栀子、地骨皮以清热泻火;血分热盛,齿衄出血量多者,去熟地,加生地、玄参以增强清热凉血之功。
【附注】该方是治疗胃热阴虚牙痛的常用方,凡胃火炽盛,肾水不足之牙痛、牙衄、消渴等皆可用本方加减治疗。临床应用以牙痛齿松,烦热干渴,舌红苔黄而干为辨证要点。
【方歌】玉女石膏熟地黄,知母麦冬牛膝襄,肾虚胃火相位病,牙痛齿衄宜煎尝。
该方的配伍特点是清热与滋阴共进,虚实兼治,以治实为主,使胃热得清,肾水得补,则诸症可愈。该方与清胃散同治胃热牙痛。但清胃散重在清胃火,以黄连为君,属苦寒之剂,配伍升麻,意在升散解毒,兼用生地、丹皮等凉血散瘀之品,功能清胃凉血,主治胃火炽盛的牙痛、牙宣等症;本方以清胃热为主,而兼滋肾阴,故用石膏为君,配伍熟地、知母、麦冬等滋阴之品,属清润之剂,功能清胃火、滋肾阴,主治胃火旺而肾水不足的牙痛及牙宣诸症。
大便溏泄,脾胃阳虚者不宜使用
三仁汤的功效与作用
三仁汤,中医方剂名。为祛湿剂,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之功效。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临床常用于治疗肠伤寒、胃肠炎、肾盂肾炎、布氏杆菌病、肾小球肾炎以及关节炎等属湿重于热者。
艾香的功效与作用
艾香的作用功效作用如下:
1、安神助眠,帮助缓解压力。
2、祛风散寒、扶正祛邪、温经通络。
3、有助于缓解宫寒、经痛等虚寒疼痛。
4、保养脾胃,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状。
5、预防感冒,增强免疫力。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现在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
辨认艾草的方法有两个,一是艾草叶子的两面颜色明显不同,还有就是它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
扩展资料:
艾灸的功效原理:
艾灸施于穴位,通过热和能量输入,引起人体“应激反应”,调动经脉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从而疏通脏腑,加速皮肤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疾病的作用。艾灸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适合患者在家中使用,配合医师治疗,以巩固疗效,也适合百姓居家保健。
葱木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部分:根皮及根入药,夏秋采集。
用途:根皮性味辛、平,有小毒;根性味甘、淡、平。能祛风除湿,健胃,利尿,散瘀,止痛;治肾炎水肿,淋巴结肿大,跌打损伤,急性肝炎,痛风。孕妇忌服。用量:根皮1~2两,根5钱~1两。
玉女煎与清胃散的区别中药方剂学中
组方不同,用意不同,前者滋阴清热为主,后者调理为用。
水仙草的功效与作用
改善肠胄助消化
水仙茶除了对人体的牙齿有好处外,其中的生物碱是一种天然碱性饮品能够保持人体体液正常酸碱度,又能增强胃液分泌,帮助消化改成肠胃功能功效。
2
增强肾脏功能
水仙茶有抑制肾小管的再吸收,能畅通小扁,加强肾脏功能,是肾脏内的毒素及废物尽快的排除体外,防止肾病及肾结石。
2020-10-16
安岳:不容错过的美食天堂
https://hooh5.com/cyms/269989.html
评剧知识问答:深入了解中国地方戏剧艺术
https://hooh5.com/zswd/269988.html
实时知识问答:即时解答你的疑惑
https://hooh5.com/zswd/269987.html
浙江男士户外运动休闲包:挑选指南和推荐品牌
https://hooh5.com/ydhw/269986.html
牙知识问答:口腔保健的常见疑问
https://hooh5.com/zswd/269985.html
热门文章
稔子根煲汤有什么功效 稔子根煲汤有什么禁忌
1、养血止血,治血崩、吐血、鼻衄、便血。 (1)治孕妇贫血
天珠的寓意及功效 天珠的寓意及功效几眼什么意思
天珠一眼至九眼的意义: 1、一眼(单眼) 特别可使请养者
顺筋龙的功效与作用 顺筋龙中药功效与作用图片
穿山龙性温,味甘、苦。归肝经、肾经、肺经。 1、活血通络
脆李的功效,脆李的功效与作用
李子可生津,有利于利小便、胃阴不足。李子对胃也有较好的一些保
能量石功效,k2能量石手串的功效与作用
能量石的作用是通过自净化、自修复、自释放、自调节、自适应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