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黄的功效,蒲黄的功效与作用用量49
蒲黄味甘,性平,属活血化瘀药。生用性滑有活血祛瘀,凉血,利小便的作用。炒用性涩,有止血作用。凡因血瘀化热而致的各种出血,如吐血可配生地。阿胶,侧柏叶、白芨等同用,衄血可配大小蓟、芦根、元参,青黛、生地等同用,尿血可配自茅根、生地。冬葵于,黄柏炭等同用,便血可配槐花炭、防风,地榆炭、槐角等同用。因有利小便,通淋的作用,故对小便涩痛不利、尿中带血,可配合滑石,猪苓,黄柏、车前于、泽泻、莴蓄,褶麦,大小蓟、白茅根等同用。
蒲黄有活血化瘀而止痛的作用,可用于因崭血而致的疼痛。如月经痛可配合当归、川芎、五灵脂、红花、白芍,香附,元胡等同用。产后腹部攻痛,按之有瘀块,名叫“儿枕痛”。可配当归、川芎、红花、炮姜、桃仁、五灵脂等同用。心、腹痛可配五灵脂,高良姜、香附,元胡、乳香,没药等同用。
据近代用动物实验研究报导,蒲黄有收缩子宫作用。本品为黄色粉末状,外伤出血时用此粉掺于伤口,可止血。对口舌生疮,皮肤湿疹,可用炼过的猪油或蜜调合蒲黄如膏状,敷患处,有滋润,凉血,消肿作用。五灵脂活血散密,偏于温散。蒲黄活血化瘀,且能凉血,止血。用量一般一至三钱。血虚无瘀滞者,应慎用。
蒲黄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蒲黄如何食用
药名:蒲黄
蒲黄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生蒲黄、蒲黄炭、蒲厘花粉、蒲花、蒲棒花粉、蒲草黄
功效分类:凉血止血药;活血祛瘀药
性味:味甘、微辛、性平
归经:肝经、心经、脾经
功效:止血、祛瘀、利尿
主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心腹疼痛、经闭腹痛、产后瘀痛、痛经、跌扑肿痛、血淋涩痛、带下、重舌、口疮、聤耳、阴下湿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须包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散瘀止痛多生用,止血每炒用,血瘀出血;生熟各半。
药材基源:蒲黄为香蒲科植物狭叶香蒲、宽叶香蒲、东方香蒲和长苞香的花粉。
功效作用
1、蒲黄治卒下血:甘草、干姜、蒲黄各一分。三物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僧深集方》蒲黄散)
2、蒲黄治被打腹中瘀血:蒲黄一升,当归二两,桂心二两。上三味捣筛,理匀。调酒服之方寸匕,日三夜一。不饮酒,熟水下。(《千金翼方》蒲黄散)
3、蒲黄通经脉,止女子崩中不佳,主痢血,止尿血,利水道。《药性论》
4、蒲黄治聤耳,脓血出不止:以蒲黄末,吹入耳中。(《圣惠方》)
5、蒲黄,若谣失血久者,炒用之以助补脾之药,摄血归源,使不妄行。又取体轻行滞,昧甘和血,上治吐舰喀血,下治肠红崩漏。但为收功之药,在失血之韧,用之无益。若生用亦能凉血消肿。《药品化义》
6、蒲黄治卒耳聋:蒲黄、细辛各一分,杏仁(去皮、尖),曲末各三分。上为末,同杏仁捣如膏。和捻枣核大,绵裹塞耳中,一日一易。(《古今医统》)
7、蒲黄主心腹膀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本经》
8、蒲黄治醇耳出脓:蒲黄末,掺之。(《圣惠方》)
9、蒲黄治肺热舰血:蒲黄、青嚣各一钱。新汲水服之。或去青摸,入油发灰等分,生地黄中顺下。(《简便单方》)
10、蒲黄治产后血大下不止:蒲黄炒黑。每用二钱,用芎、归煎汤调下。(《种杏仙方》)
11、蒲黄治金疮内瘘:麻勃一两,涌黄二两。上二物,捣筛为散。温酒调服一钱匕,日五服,夜再两服。(《刘涓子鬼遗方》蒲黄散)
12、蒲黄治丈夫阴下湿痒:蒲黄末激之。(《千金方》)
13、蒲黄治(颠倒)扑血闷,排脓,疮疗,妇人带下,月经不匀,血气心腹痛,妊孕人下血坠胎,血运血耀,儿枕急痛,小便不通,肠风泻血,游风肿毒,鼻洪吐血,下乳,止泄精,血痢。被血消肿生使,补血止血炒用。《日华子本草》
14、蒲黄治产后妒乳痈肿胀痛,产后不见乳汁,结作痈:用蒲黄炒热杵敷肿上,日三度易之。(《普济方》)
15、蒲黄治三焦大热,口舌生疮,咽喉肿塞,神思昏闷:蒲黄一两,盆硝八两,青黛一两半。上件用生薄荷汁一升,将盆硝、青黛、蒲黄一处,用瓷罐盛,慢火熬令干,研细。每用一字或半钱,掺于口内,良久出涎,吞之不妙。(《局方》吹喉散)
16、蒲黄治血崩:蒲黄、黄芩各一两,荷叶灰半两。为末。每服三钱,空心酒调下。(《卫生易简方》)
17、蒲黄治小便不利,茎中疼痛,小腹急痛:蒲黄、滑石等分。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千金要方》)
18、蒲黄治妇人月候过多,血伤漏下不止:蒲黄三两(微炒),龙骨二两半,艾叶一两。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九,煎米饮下,艾汤下亦得,日再。(《圣济总录》蒲黄丸)
19、蒲黄治咯血,吐血,唾血及治烦躁生:蒲黄、干荷叶等分。上为末。每服三钱,浓煎桑白皮汤,放温调下,食后。(《卫生宝鉴》恩袍散)
20、蒲黄治吐血、唾血:蒲黄一两。捣为散,每服三钱,温酒或冷水调。(《简要济众方》)
21、蒲黄治通身肿,皆是风虚水气,亦疗暴肿:蒲黄一升,小豆一升,大豆一升。上三味,以清酒一斗,煮取三升,去豆。分三服。(《外台》引《范汪方》蒲黄酒)
22、蒲黄治小儿重舌,口中生疮,涎出:蒲黄一分,露蜂房一分(微炙),白鱼一钱。上药,都研令匀。用少许酒调,敷重舌,口中疮上,日三用之。(《圣惠方》蒲黄散)
23、蒲黄治阴蚀:蒲黄二两,桐皮二两,甘草二两。凡三物,捣筛,粉创上。(《令李方》蒲黄散)
24、蒲黄治心经烦热,血热妄行,舌上出血不止:新蒲黄三钱匕,新白面三钱匕,牛黄(研),龙脑各半钱匕。上研匀,每服一钱,生藕汁调服,食后。(《证治准绳》寸金散)
25、蒲黄凉血,活血,止心腹诸痛。《纲目》
26、蒲黄治鼻施经久不止:蒲黄二、三两,石榴花一两(末)。上药,和研为散,每服以新汲水调下一钱。(《圣惠方》)
27、蒲黄治产后心腹痛欲死:蒲黄(炒香)、五灵脂(酒研,淘去砂土)各等分。为末,先用萨醋,调二钱,熬成督,入水一盏,煎-巳分,食前热服。(《局方》失笑散)
28、蒲黄治产后恶露不快,血上抢心,烦闷满急,昏迷不省,或狂言妄语,气喘欲绝:干荷叶(炙)牡丹皮、延胡索、生干地黄、甘草(炙)各三分,蒲黄(生)二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蜜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局方》蒲黄散)
29、蒲黄催生:蒲黄、地龙(洗去士,于新瓦上焙令微黄)、陈糯皮等分。各为末p9口经日不产,各抄一钱巴,新汲水调服。(《证类本草》)
30、蒲黄外用治瘰疠。《南宁市药物志》
31、蒲黄治环中出血:蒲黄、炒黑研末,掺人。(《简便单方》)
32、蒲黄治脱肛:蒲黄二两。以猪脂和敷肛上,纳之。(《千金要方》)
33、蒲黄治鼻衄,出血过多,昏冒欲死,诸药不效:生蒲黄二钱,青黛半钱,生藕汁调作一服,即验。(《朱氏集验方》)
34、蒲黄治卒下血:甘草、干姜、蒲黄各一分。三物下筛,酒服方寸巴,日三。(《僧深集方》蒲黄散)
35、蒲黄治妇人心痛血气刺不可忍:五灵脂(净好者),蒲黄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用好醋一杓,熬成膏,再入水一盏,同煎至七分,热服。(《证类本草》引《经效方》失笑散)
36、蒲黄治坠伤扑损,疯血在内,烦闷者:蒲黄末,空心温酒服三钱。(《塞上方》)
37、蒲黄治产后血不下:蒲黄三两。水三升,煎取一升,顿服。《梅师集验方》
38、蒲黄治五痔:常服蒲黄方寸匕,日三,良。(《龙门石窟药方》)
39、蒲黄治膀就热入、便血不止:蒲黄(微炒)二两,郁金(挫)三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巴,粟米饮调下,空心晚食前服。(《圣济总录》蒲黄散)
40、蒲黄,性凉而利冶洁膀肮之原,清小肠之气,故小便不通,前人所必用也。至于治血之方,血之上者可清,血之下者可利,血之滞者可行,血之行者可止。凡生用则性凉,行血而兼消;炒用则味涩,调血而且止也。《本草汇言》
41、蒲黄外用于创伤,湿疹。《现代实用中药》
42、蒲黄治脱肛:蒲黄二两。以猪脂和数肛上,纳之,(《干金方》)
43、蒲黄治舌胀满口,不能出声:蒲黄频掺。(《本事方》)
44、蒲黄治癌结,五劳七伤,停积瘀血,胸前痛即发吐颐。《本草经疏》
45、蒲黄治阴蚀:蒲黄三两,水银一两。上件药同研,水银星尽,再用少许,敷疮。(《圣惠方》)
46、蒲黄治小肠积热,因尿血出:蒲黄二两,郁金二两,生干地黄三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三钱,日三四服。(《圣惠方》)
食用方法
蒲黄散
组成:干荷叶(炙)、牡丹皮、延胡索、生干地黄、甘草(炙)各22.5克、蒲黄(生)60克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蜜少许,同煎至105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产后恶露不快,血上抢心,烦闷满急,昏迷不省,或狂言妄语,气喘欲绝。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蒲黄散
组成:蒲黄7.5克、露蜂房7.5克(微炙)、白鱼3克
用法:上药都研令匀。用少许酒调敷患处,一日三次。
主治:小儿重舌,口中生疮涎出。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
蒲黄散
组成:蒲黄175克、鹿茸、当归各60克
用法:上三味,研末过筛。酒服2克,日三。不知,稍加至4克。
功效:补肾固冲,养血止血。
主治:肾虚,冲任不固,漏下不止。现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四。
蒲黄散
组成:蒲黄(微炒)60克、郁金(锉)90克
用法: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6克,空腹时用粟米饮调下,一日二次。
功用:行气活血,凉血止血。
主治:瘀热凝结膀胱,尿血不止。
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蒲黄散
组成:蒲黄60--90克、石榴花(末)30克
用法:上药和研为散。每服3克,以新汲水调下。
功效:凉血化瘀,收敛止血。
主治:鼻衄,经久不止。
按: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一九○补。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
蒲黄散
组成:马鞭草4钱、蒲黄4钱、乌头4钱。
用法:上入无灰酒或霹雳酒炼为泥。涂患处,厚6-7分,以绢或纸覆之,用火针熨其上。
主治:骨节疼痛。
来源:《中国接骨图说》。
蒲黄散
组成:甘草1分、干姜1分、蒲黄1分。
用法:每服方寸匕,酒调下,每日3次。
方法:上为末。
主治:卒下血。
来源:《医心方》卷十二引《深师方》。
蒲黄散
组成:蒲黄3合、干地黄2两、桑茸2两、甘草2两、芒消2两、茯苓2两、人参2两、柏叶2两、阿胶2两、艾叶2两、生姜2两、禹余粮2两、黄连2两、赤石脂5钱。
用法:上拌匀。以水1斗,煮取4升,分5服温饮。
主治:血痢。
来源:《普济方》卷二一二。
蒲黄散
组成:蒲黄2两、荷叶3片(干者)、牡丹3分、延胡索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
用法:上为散。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次入蜜1匙,生地黄汁1小盏,再煎5-7沸,去滓,分温2服,不拘时候。
主治:产后血晕,烦闷不识人,或狂言妄语,气喘欲绝。
来源:《圣惠》卷八十。
蒲黄散
组成:生姜自然汁(年少者)10两、(年老者)20两、鸭子1个(打碎,入姜汁内搅匀)、蒲黄3钱。
用法:上煎至8分,入蒲黄煎5-7沸,空心温服。
主治:妇人胎前产后赤白痢。
来源:《得效》卷六。
蒲黄饮
组成:蒲黄(微炒)45克、芒消(研)23克、芎藭15克、桂(去粗皮)15克、鬼箭15克、生干地黄(焙)60克、桃仁(汤漫,去皮、尖、双仁,麸炒黄色)20枚
用法:上七味,粗捣筛。每服9克,加枣2枚(擘),用水150毫升,同煎至105毫升,去滓温服。
主治:产后恶血攻心,腹痛胀满,头痛乏力。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
蒲黄膏
组成:蒲黄。
做法:上以猪脂和。
用法:敷肛上,手按抑令入,日2-3次。
主治:脱肛不收。
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八。
蒲黄失笑散
组成:五灵脂(酒研,淘去沙土)、蒲黄各等份。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6g,用黄酒或醋冲服。也可做汤剂,水煎服。
功效: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主治:瘀血停滞,症见心腹剧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舌暗红或舌边尖有瘀点、瘀斑,脉弦紧。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人参蒲黄红糖饮
材料:白参5克、炒蒲黄15克、五灵脂15克、红糖20克
制法:将白参5克洗净,晒干或烘干,切片后,研成极细末,备用。将炒蒲黄15克,五灵脂15克分别拣去杂质,同放入沙锅,加水浸泡片刻,大火煮沸,改用中火煎煮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收取滤汁,回入洗净的沙锅,视需要可酌加温开水,混匀,用小火煮沸,加入红糖20克,待其完全溶化,停火,调入白参细末,搅拌均匀即成。上、下午分服。
功效:益气固冲,活血化瘀,适于子宫肌瘤,证属气虚血瘀。
蒲黄通瘀煎
组成:当归3钱、赤芍1钱半、肉桂1钱半(去皮)、泽兰3钱、荆芥1钱半(炒灰)、蒲黄3钱、五灵脂3钱、枳壳1钱半(炒)、炮姜1钱半、益母草3钱。
用法:水煎,去滓温服。
主治:产后经寒气滞血瘀而恶露不通,身热胀满,腹痛势甚,脉涩大者。
来源:《医略六书》卷三十。
蒲黄苓香汤
配方:蒲黄10克、茯苓5克、木香6克、知母20克、白术20克、滑石10克、车前10克
用法:上七味,用清水三碗,煎至一碗。服法忌口同前。
功效:水肿身浮月经闭,蒲苓香术滑车知,
方解:本方是处治月事不来之方剂。此为小便不通,遍身浮肿,胸胁逆气,时忧时恐,手足厥冷,腹满肠鸣,身冷骨痛,寸口迟涩,趺阳脉微,面色咣白者所用。忧时恐,身冷骨痛,寸口迟涩,趺阳脉微,面色咣白,蒲黄苓香汤主治。
丹参灵脂蒲黄汤
组成:紫丹参15克、生蒲黄(包煎)、五灵脂、酒大黄(后下)、白檀香(后下)、延胡索各9克,九香虫6克。
制法:上药加水适量,连煎2次,去渣取药汁300毫升。
用法:每日1剂,早、晚温服。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适用于因胃脘痛迁延日久,久病人络,血行不畅,瘀阻胃络,或血溢脉外,蓄瘀不去,血运受阻所致胃脘痛者。
蒲黄五灵脂炖乌骨鸡
材料:乌骨鸡1只、蒲黄粉30克、五灵脂40克、生山楂15克、蜂蜜适量。
做法:
1、将五灵脂、生山楂(洗净后切片)、蒲黄粉同放入沙锅,加适量水,浓煎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渣取汁。
2、将乌骨鸡宰杀后,去毛、内脏,洗净。
3、将乌骨鸡放入砂锅中,倒入药汁,加水适量,中火炖至熟透,再调入蜂蜜即成。饮汤吃肉。
乳没蒲黄汤
组成:乳香、没药、枳实各6克,蒲黄(包煎)、五灵脂、藕节、延胡索、半夏各9克,当归12克,赤芍、丹参各15克。
制法:上药加水适量,连煎2次,去渣取药汁300毫升。
用法:每日1剂,早、晚温服。
功效:活血化瘀,消痰散结。适于血瘀痰凝之胃脘痛者。
蒲黄酒
组成:蒲黄、小豆、大豆各9克
用法:上三味,以酒适量煎,分三次服。
功效:活血利水。
主治:脾虚水停,遍身水肿或暴肿。
来源:《千金翼方》卷十九。
用药禁忌
1、孕妇慎服蒲黄。
2、蒲黄不可多食,令人自利,不益极虚人。《本草衍义》
3、妊娠不可生用蒲黄。《品汇精要》
4、一切劳伤发热,阴虚内热,无瘀血者禁用蒲黄。《本草经疏》
蒲黄的功效和药性
蒲黄 生于池、沼、浅水中。分布几遍全国。 采制 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花序,晒干后辗轧,筛取花粉。 性状 花粉为黄色粉末。体轻,放水中则飘浮水面。手捻有骨腻感,易附着手指上,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 含n-二十五烷(n-pentacosane)、硬脂酸、黄酮类。 性味 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 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打肿痛、血淋湿痛。 附注 东方香蒲T.orientalis Presl和同属植物的花粉亦作蒲花入药。 【英文名】 POLLEN TYPHAE 【别名】 香蒲、水蜡烛、蒲草 【来源】 本品为香蒲科植物水浊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 、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花序,晒干后碾轧,筛取花粉。剪取雄花后,晒干,成为带有雄花的花粉,即为草蒲黄。 【制法】 生蒲黄:揉碎结块,过筛。 蒲黄炭:取净蒲黄,照炒炭法(附录Ⅱ D)炒至棕褐色。 【性状】 本品为黄色粉末。体轻,放水中则飘浮水面。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上。气微,味淡。 【鉴别】 (1) 本品粉末黄色。花粉粒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7~29μm ,表面有网状雕纹,周边轮廓线光滑,呈凸波状或齿轮状,具单孔,不甚明显。 (2) 取本品粉末2g,加80%乙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0ml,加热使溶解,滤过,滤液浓缩至约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异鼠李素对照品,加醋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15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5: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 取本品粉末2g,加80%乙醇50ml,冷浸24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5ml使溶解,滤过,滤液加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5ml),合并提取液,浓缩至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和香蒲新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约0.5g[同时另取本品测定水分(附录Ⅸ H第一法)],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45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20kHz)30分钟,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与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C28H32O16)不得少于0.10%。 【性味归经】 甘,平。归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 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 【用法用量】 5~9g,包煎。外用适量,敷患处。 【注意】 孕妇慎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采纳哦
蒲黄的作用和功效有哪些
蒲黄
(《本经》)
【异名】蒲厘花粉(陶弘景),蒲花(《江苏植药志》),蒲棒花粉(《新疆药材》),蒲草黄(《药材学》)。
【来源】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狭叶香蒲、宽叶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花粉。植物形态详"香蒲"条。
【采集】夏季花将开放时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性花穗,晒干后碾轧,筛取细粉。
【药材】为鲜黄色的细小花粉。质轻松,遇风易飞扬,粘手而不成团,入水则飘浮水面。用放大镜检视,为扁圆形颗粒,或杂有绒毛。无臭,无味。以色鲜黄、光滑、纯净者为佳。
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
步骤阅读
方法/步骤
1
对子宫的作用
蒲黄(品种未作鉴定)煎剂、酊剂,..浸液对离体及在位子宫均表现兴奋作用,剂量增大可呈痉挛性收缩,对未孕子宫比对已孕者作用明显,使产后子宫收缩力加强或紧张性增加。
步骤阅读
2
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蒲黄煎剂及乙醇浸液大剂量可使猫、犬血压下降,其降压作用可被阿托品所阻断。蒲黄醇提溶液对蟾蜍离体心脏低浓度可增加收缩力,高浓度则抑制之。大剂量蒲黄提取物对犬心肺装置影响不大,对家兔耳血管稍有扩张作用。
步骤阅读
3
对肠管的作用
蒲黄提取物可使离体兔肠蠕动增强,但可被阿托品所阻断。其中历含之异鼠李素对小白鼠离体肠管有解痉作用。
步骤阅读
4
凝血作用
口服水浸液或5%乙醇浸液能使家兔凝血时间明显缩短;蒲黄提取物使家兔血小板数目增加、凝血酶元时间缩短;蒲黄粉外用对犬动脉出血有止血作用。
步骤阅读
5
抗结核作用
高浓度(1:100)蒲黄煎剂在试管内能抑制结核菌的生长,对豚鼠实验性结核病具有某些疗效。
2020-05-06
上一篇:蒸大枣的功效,红枣有什么营养

揭秘希腊:从神话到文明的知识问答
https://hooh5.com/zswd/320801.html

【有奖知识问答】挑战你的知识极限:中华文化、历史与地理大比拼
https://hooh5.com/zswd/320800.html

客梯知识问答:电梯安全与使用全攻略
https://hooh5.com/zswd/320799.html

中医养生:从入门到实践的全面指南
https://hooh5.com/jkys/320798.html

养生秘籍:从生活细节入手,守护您的健康长寿
https://hooh5.com/jkys/320797.html
热门文章

稔子根煲汤有什么功效 稔子根煲汤有什么禁忌
1、养血止血,治血崩、吐血、鼻衄、便血。 (1)治孕妇贫血

天珠的寓意及功效 天珠的寓意及功效几眼什么意思
天珠一眼至九眼的意义: 1、一眼(单眼) 特别可使请养者

顺筋龙的功效与作用 顺筋龙中药功效与作用图片
穿山龙性温,味甘、苦。归肝经、肾经、肺经。 1、活血通络

脆李的功效,脆李的功效与作用
李子可生津,有利于利小便、胃阴不足。李子对胃也有较好的一些保

能量石功效,k2能量石手串的功效与作用
能量石的作用是通过自净化、自修复、自释放、自调节、自适应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