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秋日润燥,从细节处入手8


[中医养生健康小贴士]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秋日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然而,秋天的干燥也容易让人感到不适,中医认为“秋燥伤肺”,此时养生尤为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医养生,分享一些秋日润燥的小贴士,帮助大家健康舒适地度过金秋时节。

一、秋燥伤肺,如何预防?

中医认为,秋季气候干燥,容易耗伤人体津液,肺脏首当其冲。肺主气,司呼吸,秋燥伤肺的表现主要有: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因此,秋季养生的重点在于“润燥”,即滋阴润肺,预防秋燥的侵袭。

二、饮食调理:润燥的膳食选择

饮食调理是秋季养生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以下是一些适合秋季食用的润燥食物:
白萝卜:性味甘凉,具有清热生津、润肺止咳的功效,适合秋燥咳嗽的人群食用。可以凉拌、炖汤或榨汁。
梨:性味甘寒,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化痰的功效,是秋季的佳品。可以生吃、蒸着吃或做成梨汤。
银耳:性味甘平,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可以煲汤或炖煮食用。
莲藕:性味甘寒,具有清热生津、润燥止咳的功效,可以凉拌、炒菜或煲汤。
蜂蜜:性味甘平,具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可以冲水饮用或加入其他食物中食用。但要注意,蜂蜜不宜高温加热。
芝麻:性味甘平,具有滋阴润燥、补肝肾的功效,可以磨成芝麻糊或添加到其他食物中食用。
南瓜:性味甘温,具有补中益气、润燥止渴的功效。可以煮粥、煲汤或做成南瓜饼。

除了以上食物,还可以多喝一些汤水,例如雪梨银耳汤、萝卜汤、莲藕排骨汤等,以补充体内津液。

需要注意的是,秋季虽然需要润燥,但也要避免过寒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 饮食宜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煎炸的食物。

三、起居调摄:良好的生活习惯

除了饮食调理,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秋季养生的重要保障:
早睡早起:秋季养生应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养精蓄锐,增强抵抗力。
适度运动:秋季天气宜人,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可以选择慢跑、太极拳、瑜伽等温和的运动方式。
保持心情愉悦:良好的情绪对健康至关重要。秋季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避免熬夜:熬夜会损害身体健康,降低免疫力,加重秋燥的症状。应尽量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室内加湿:秋季室内干燥,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缓解干燥带来的不适。
多喝水:多喝水可以补充体内水分,缓解秋燥症状。可以选择白开水、淡盐水等。


四、穴位按摩:简单有效的辅助方法

一些穴位按摩也能够辅助润燥,例如: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具有润肺止咳、益气补虚的功效。
尺泽穴:位于肘横纹内侧端,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中。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太渊穴:位于桡骨茎突桡侧,腕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具有宣肺止咳、清热润燥的功效。

按摩这些穴位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秋燥症状。按摩时手法轻柔,以舒适为宜。

五、其他注意事项

除了以上几点,秋季养生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衣物保暖:秋季早晚温差较大,要注意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感冒。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早发现和治疗疾病。


总而言之,秋季养生重在润燥,需要从饮食、起居、情志等多方面入手。希望以上这些中医养生小贴士能够帮助大家健康舒适地度过金秋时节! 记住,养生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切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025-04-27


上一篇:养生路上不迷路:10本健康好书助你开启身心之旅

下一篇:轻松养生,快乐长寿:远离亚健康,拥抱活力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