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新未保法知识问答:守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82


1. 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简称未保法,是中国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未成年人的各项权利和义务,并为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的保护。

2. 新未保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更新?

2021年修订的新未保法增加了以下主要内容:
明确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的保护职责,加强校园安全和防范。
加大网络保护力度,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遭受网络暴力。
加强家庭保护责任,明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保护义务。
完善司法保护体系,加大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

3. 学校在未成年人保护中有哪些职责?

学校有以下职责:
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校园安全。
对教职工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培训。
及时发现和报告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
与家长合作,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4. 家长在未成年人保护中有哪些义务?

家长有以下义务:
认真履行监护责任,教育和管护未成年人。
尊重未成年人的权利,倾听他们的意见。
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发现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时,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5. 未成年人在网络保护中需要注意什么?

未成年人在网络上需要注意:
不要泄露个人信息,如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
不要与陌生人在线聊天或见面。
不要沉迷网络游戏或其他网络活动。
发现网络暴力或其他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及时告知家长或老师。

6. 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有哪些?

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包括:
虐待、遗弃、拐卖未成年人。
性侵害、猥亵未成年人。
利用未成年人牟利或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其他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7. 发现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该怎么办?

发现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应该及时向以下机构举报:
公安机关
检察院
妇联
12355举报平台

8. 新未保法如何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新未保法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加大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提高法定刑。
完善未成年人司法办案程序,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建立未成年人保护专门机构,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司法救助和心理疏导。

9. 未成年人保护的社会责任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包括以下方面:
政府制定和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政策。
相关部门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未成年人保护活动。
公众积极监督举报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

10. 提高未成年人保护意识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提高未成年人保护意识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净化社会环境,遏制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发生。
培育未成年人自救互助能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2024-12-20


上一篇:如何撰写有效的知识问答宣传稿

下一篇:线上知识问答的主题活动: 趣味十足的知识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