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长制知识问答题60


1. 什么是河湖长制?

答:河湖长制是一种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立河湖管理保护体系,明确权责,逐级建立河湖长,全面落实河湖管理保护责任的制度。

2. 河湖长制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河湖长主要职责包括:组织协调本河湖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本河湖的管理保护方案;监督检查本河湖管理保护工作;定期向上一级河湖长报告本河湖的管理保护情况;组织开展河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3. 河湖长制包括哪些层次?

答:河湖长制分为三级:省级河湖长、市级河湖长、县级河湖长。

4. 河湖长的任期是多久?

答:河湖长任期一般为5年,任期届满后,可以连任。

5. 河湖长制如何监督和考核?

答:河湖长制监督和考核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定期汇报制度、巡查制度、公众监督、绩效考核等。

6. 河湖长制的作用有哪些?

答:河湖长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明确河湖管理责任,提高管理效率;
强化河湖生态保护,改善水环境质量;
促进河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保障河湖健康生态,提升城市品质;
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7. 如何成为河湖长?

答:成为河湖长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资格:

熟悉河湖管理法律法规;
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热心河湖生态保护事业;
符合地方人民政府的相关规定。

8. 河湖长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答:河湖长享有以下权利:

检查权:有权检查河湖管理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提议权: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河湖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监督权:可以监督河湖管理范围内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
协调权:可以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做好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河湖长承担以下义务:

履职尽责:认真履行河湖长职责,做好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主动作为:主动了解河湖生态环境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信息公开:及时向社会公开河湖生态环境信息。

9. 河湖长的职责可以委托他人行使吗?

答:河湖长可以委托他人行使部分职责,但受托人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

10. 如何对河湖长制进行评价?

答:河湖长制的评价主要通过以下指标进行:

河湖生态环境质量变化;
河湖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河湖长履职尽责情况;
公众满意度。

11. 河湖长制在哪些地区实施?

答:河湖长制自2017年起在全国推行,已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建立。

12. 河湖长制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答:河湖长制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完善制度体系,夯实法治基础;
强化责任落实,提升管理效能;
深化科技应用,智慧管理转型;
加强公众参与,共治合力提升。

13. 河湖长制的意义是什么?

答:河湖长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助于保护和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有助于保障流域水安全;
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有助于提升城市品质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14. 河湖长制如何与其他水治理制度结合?

答:河湖长制可以与其他水治理制度结合,形成协同效应,从而更好地保护河湖生态环境。例如:

与总河长制相结合,明确流域内河湖长与总河长的关系,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作的治理体系。
与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在河湖治理中充分考虑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与水污染防治相结合,加强对河湖水源的污染防治,切实保护水环境质量。

15. 河湖长制如何应对新形势和新挑战?

答: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河湖长制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例如:

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河湖生态环境问题;
探索多元化治理模式,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公众参与作用;
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河湖治理水平;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河湖生态环境保护挑战。

2024-12-31


上一篇:党史知识问答题目下载

下一篇:三八节女职工权益全攻略:政策解读与维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