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基础知识问答题384

##

1. 什么是民法典?

民法典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保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经济活动,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基本法律。

2. 民法典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民法典共分七编: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和附则。

3. 民法典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民法典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适用于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民事关系。

4. 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是哪些?

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和正义、诚实信用、合意自治、过错责任和公平原则。

5. 什么是民事权利能力?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6. 什么是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依法实施民事行为并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7. 哪些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年满18周岁的自然人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经人民法院依法宣告行为能力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时除外。

8. 什么是物权?

物权是对于物直接支配和利用的法定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9. 什么是所有权?

所有权是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财产的权利。

10. 什么是用益物权?

用益物权是指对他人所有物享有的使用、收益或者居住的权利,包括用益物权和居住权。

11. 什么是担保物权?

担保物权是指以特定的财产作为标的,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就该特定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包括抵押权和质权。

12. 什么是合同?

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13. 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备哪些要件?

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备要约、承诺、标的、形式和真实意愿等要件。

14. 什么是人格权?

人格权是自然人依其自然属性享有的,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15. 什么是婚姻?

婚姻是男女双方按照法律规定缔结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夫妻关系。

16. 什么是家庭?

家庭是指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形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17. 什么是继承?

继承是指自然人死亡时,其遗产转移给其继承人的行为。

18. 什么是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死者生前没有订立遗嘱或者其订立的遗嘱依法无效,由法律直接确定继承人的继承行为。

19. 什么是遗嘱继承?

遗嘱继承是指死者生前立有合法有效的遗嘱,由遗嘱指定继承人的继承行为。

20. 什么是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是指因违法行为而造成他人损害,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2025-01-04


上一篇:知识问答宣传单设计方案:提升宣传效果的实用指南

下一篇:养兔子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