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石蚕的功效与作用 草石蚕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48

  1、地蚕草的主治功能是益肾润肺,滋阴补血,清热除烦;

  2、地蚕可用于肺结核知咳嗽,肺虚气喘,吐血,盗汗,贫血,小儿疳积;

  3、地蚕草还可以达到利尿消肿的效果,因为地蚕草里面还含有水苏碱,这种物质可以使身体里面的尿液能够更顺畅地被排出去。

  

  

  扩展资料:

  地蚕习性:

  地蚕多年生草本,高40-50厘米;根茎横走,肉质,肥大,在道节上生出纤维状须根。茎直立,四稜形,具四槽,在稜及节上疏被倒向疏柔毛状刚毛。茎叶长圆状卵圆形、长4.5-8厘米,宽2.5-3厘米,先端钝,基部浅心形或圆形,边缘有整齐的粗大圆齿状锯齿。回

  地蚕草含有一种成分叫做水苏糖,可以使身体的免疫力水平升高,而且还可以达到预防癌症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使肠道保持舒畅,对于一些经常拉答肚子或者是便秘的人来说,都是非常好的。

  土虫草的功效与作用

  土虫草一般指草石蚕(多年生草本植物名),底下下根茎呈现螺旋形,脆嫩无纤维,可制作酱菜。本品为中国原产,分布于各地,栽培于近水低湿地。茎、叶及根均可作药用。因其地下茎形似蚕蛹或螺丝,又名螺丝菜、宝塔菜、甘露子、地蚕等。具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的作用。

  草石蚕以地下块茎为食用器官,每100g块茎中含蛋白质5.5g、碳水化合物20.3g、脂肪0.3g,还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和胆碱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草石蚕口味甘甜鲜美,形态美观,质地脆嫩,是制作泡菜的好原料。

  

  扩展资料:

  吃草石蚕的时候要注意,经过烹饪之后草石蚕的味道是非常好的,吃草石蚕的时候最好是可以试试腌制吃草石蚕比较好,因为草石蚕本身的肉质是非常脆嫩的,所以说草石蚕是可以直接用来凉拌吃的,这是吃草石蚕的时候很不错的选择。

  对草石蚕来说,其中是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存在,所以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就可以吃草石蚕了,是大家吃草石蚕的时候很不错的一个方法,可以把草石蚕直接作为一种食材,单独进行烹饪,而比较常见的草石蚕吃法。

  草石蚕的简介

  【植物形态】圆盖阴石蕨,又名:阴石蕨。

  多年生草本,高13~23厘米。

  根状茎长而横走,密被白棕色狭鳞片。

  叶远生;叶柄长5~7.5厘米,基部有关节;叶片三角形,长8~15厘米,宽7~10厘米,3~4次羽状分裂;基部羽片最大,披针状三角形,长5~8厘米,宽5~7厘米,其基部下向的2次小羽片最大,卵圆披针形,长2~5厘米,宽1~1.5厘米,其余各对2次小羽片矩圆形,基部楔形,羽状深裂,裂片钝头;叶亚革质,无毛。

  孢子囊群在叶缘之里;囊群盖圆形,仅基部附着。

  孢子期5~11月。

  生于溪边岩石上或树上。

  分布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

  采后除去叶及须根,晒干。

  或鲜用。

  【药材】根茎呈长条状,扭曲,有时分枝,长5~25厘米不等,直径约3~9毫米。

  表面密被膜质鳞片,灰白色至灰褐色,散生深棕色须状根,并具少数除去叶柄及须根后的痕迹。

  质脆,易折断,断面棕色或绿色,可见点状维管束,排列成一环。

  气微,味淡。

  产浙江、江苏、广东、江西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黄酮甙、有机酸、氨基酸、酚类、糖类。

  【性味】甘淡,凉。

  ①《浙江民间草药》:根茎:性凉,味酸辛。

  ②《泉州本草》:根茎:味淡,性平,有小毒。

  ③《闽东本草》:根茎:性凉,味甘淡,无毒。

  【功用主治-草石蚕1的功效】祛风除湿,清热解毒。

  治风湿痹痛,湿热黄疸,咳嗽,哮喘,肺痈,乳痈,牙龈肿痛,白喉,淋病,带下,蛇伤。

  ①《本草拾遗》:根:浸酒除风破血;主溪毒,煮食之。

  ②《本草图经》:根:主走注风,散血止痛,其节亦堪单用,捣筛取末,酒温服之。

  ③《生草药性备要》:根茎:祛风去湿。

  浸酒捽筋骨。

  ④《岭南采药录》:根:煅灰,沸水冲服。

  治哮喘,气痛,肚痛;为末治蛇疮。

  ⑤《江西民间草药》:根茎:治妇人黄白带,湿热黄疸,手脚拘挛骨节痛。

  ⑥《浙江民间草药》:根茎:善治风痹,止吐血。

  ⑦《泉州本草》:全草:驱风镇痉,退风湿热,止痛解毒。

  治中风口眼歪斜,瘫痪,风湿性疼痛。

  ⑧《闽东本草》:根茎:治喉蛾,白喉肿痛,牙龈肿痛,心烦,淋病;外敷手足脱臼。

  地牯牛的主要价值

  价值:具有通淋,截疟,软坚消症,拔毒去腐之功效。常用于砂淋,疟疾,疟母,腹腔症块,瘰疬结核,阴疽久溃不敛。

  

  

  成虫生活于草丛中,多于黄昏时飞行,幼虫居于干燥砂地土中,营漏斗状穴,潜伏穴底,待小昆虫堕入,即捕食。分布于华南及台湾、四川等地。

  1、《生草药性备要》:“治瘰疬,初起消散,破烂拔毒埋口。”

  2、《本草求原》:“通窍利水。治淋,炒研同白糖汤下。”

  3、《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退疮管。”

  4、《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治症块,疟母,大小便秘结不通,退竹木刺及铁沙入肉。”

  地蚕对女性有什么好处

  地蚕的功效与作用

  【拼音名】DìCán

  【别名】土虫草、土冬虫草、白冬虫草、白虫草、肺痨草、土石蚕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地吞的根茎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chysgeobombycisC.Y.Wu

  采收和储藏:秋生采收根茎,洗净,鲜用或蒸熟晒干备用。

  【原形态】地蚕,多年生40-50cm。根茎横走,肉质,肥大。茎具四槽,在棱及节上疏被倒向疏柔毛状刚毛。叶柄长1-4.5cm,密被疏柔毛状刚毛;叶片长圆状卵圆形,长4.5-8cm,宽2.5-3cm,先端钝,基部浅心形或圆形,边缘有整齐的粗大圆齿状锯齿,上面散布疏柔毛状刚毛。,下面沿主脉上密被余部疏被柔毛状刚毛;苞叶变小,最下一对苞叶与茎叶同形。轮伞花序腋生,4-6花,组成穗状花序;苞片少数,线状钻形;花梗长约1mm,被微柔毛;花萼倒圆锥形,细小,外面密被微柔毛及具腺微柔毛,萼筒长4mm,齿5,边缘有具腺微柔毛,先端具胼胝尖头;花冠淡紫至紫蓝色,亦有淡红色,冠筒长约7mm,外面在上面被微柔毛,内面近基部1/3处有水平向微柔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长圆状卵圆形,外面被微柔毛,下唇水平开展,较廓卵圆形,外面被微柔毛,内面在中部散布微柔毛,3裂,中裂片最大,侧裂片卵圆形;雄蕊4,前对稍长,花丝丝状,中部以下被微柔毛,花药卵圆形;花柱丝状,略超出雄蕊,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杯状。小坚果黑色。花期4-5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荒地、田地及草丛湿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及广西。

  【性状】

  性状鉴别,块茎呈纺锤形,两头尖,长2-5cm,直径3-8mm。表面淡黄色或棕黄色,略皱缩而扭曲,具环节4-15个,节上有点状芽痕和须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类白色,颗粒状,可见棕色形成层环。气微,味甜,有粘性。本品放水中浸泡时易膨胀,结节状明显。

  显微鉴别,粉末特征:类白色。1.薄壁组织较多,呈碎块状,薄壁细胞类圆形,直径26-66μm。2.螺纹或孔纹导管,直径8-20μm,壁微木化。3.后生表皮组织碎片,顶面观表皮细胞呈多角形,侧面观呈长多角形,壁较厚,棕褐色,细胞壁具条状纹孔。4.腺鳞单个散在或连着鳞叶或胚芽组织碎片,头部2或4细胞,偶见单细胞,直径15-25μm,柄1-3个细胞。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肺;肾经

  虫草参叶子吃什么

  虫草参,又叫地蚕、草石蚕、地参。相传,公元1709年,康熙微服私访,借宿农家,偶食此参,食后赞不绝口,堪称菜中珍品。见其生于土、形如参,故赐名地参。

  虫草参,性味甘凉,功能补虚,清热醒酒。可与鸡同煲,又可用熟油温炸,体积迅速膨胀,参条内白外黄,松脆可口,回味清香,乃佐餐下酒佳品。状如虫草名地参,补虚活血稀世珍。清火败毒能健身,食疗两用最精神。佳肴送酒还解酒,玉齿留香到明晨。

2020-09-17


上一篇:丝瓜根的功效与作用 丝瓜根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下一篇:鸡爪汤的功效和做法 眉豆鸡爪汤的功效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