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萆薢的功效与作用 粉萆薢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114
粉萆薢-概述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叉蕊薯蓣、山萆薢或纤细薯蓣等的块茎。
【功效】:利水,祛风,利湿。
粉萆薢【主治】: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浊,遗精,湿热疮毒。
【性味归经】:苦,平。①《本经》:“苦,平。”②《别录》:“甘,无毒。”③《滇南本草》:“性微温,味微酸。”入肝、胃、膀胱经。①《滇南本草》:“入肝、脾、膀胱经。”②《纲目》:“入足阳明、厥阴经。”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肾、膀胱三经。”
【药物配伍】:《本草经集注》:“薏苡仁为之使。畏葵根、大黄、柴胡、牡蛎、前胡。”《本草备要》:“忌茗、醋。”配益智仁,固涩散寒;配黄柏,清热燥湿;配杜仲,祛风除湿,通经活络;配茯苓,去湿泄热。
【处方名】:萆薢、必也、贝也、必下、川萆薢、粉萆薢、川萆等
【商品名】:粉萆薢:又名黄萆薢。为植物粉背薯蓣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广东、广西、浙江等地。以根茎块大、断面色黄白者为佳。绵萆薢:又名白萆薢、川萆薢、棉萆薢。为植物绵萆薢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浙江、湖北等地。以块大、断面色灰白者为佳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春、秋均可采挖。挖出后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肾虚阴亏者忌服。《本草经疏》:“下部无湿,阴虚火炽,以致溺有余沥,茎中痛,及肾虚腰痛,并不宜服。”《本经逢原》:“阴虚精滑及元气下陷不能摄精,小便频数,大便引急者,误用病必转剧。”
粉萆薢-异名百枝(《吴普本草》)、竹木(《雷公炮炙论》)、赤节(《别录》)、白菝葜(《日华子本草》)、粉萆薢(《本草从新》)、金刚、硬饭团(《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山田薯、土薯蓣(《泉州本草》)、蔴甲头〔《广东中医》5(11):500,1960)。粉背薯蓣,又名:黄萆薢、黄山姜、土黄连、黄薯。纤细薯蓣,又名:白萆薢、铁菱刚、白姜、白薯、白连。叉蕊薯蓣,又名:蛇头草。
粉萆薢-化学成分山萆薢根茎主含薯蓣皂甙(Dioscin),尚含纤细薯蓣甙(Graceillin)、薯蓣皂素毒甙A(Dioscorea-sapotozinA)(以上皂甙的甙元都是薯蓣皂甙元)、山萆薢皂甙(Tokoronin)、约诺皂甙(Yononin)、托克皂甙元-1-葡萄糖甙等皂甙。薯蓣皂素毒甙是山萆薢中的杀虫成分。
粉萆薢从根茎中分离得到的甙元有:薯蓣皂甙元(Diosgenin),含量1.2%(江苏产)、2.1%(浙江产)、1.35%(江苏宜兴产);托克皂甙元(Tokorogenin),含量0.06%(江苏产)、0.09%(浙江产)、0.32%(江苏宜兴产);雅姆皂甙元(Yamogenin),含量0.04%(江苏产)、0.10%(浙江产);约诺皂甙元(Yonogenin);考盖皂甙元(Kogagenin)和衣盖皂甙元(Igagenin)。另还分离出少量25-异-螺甾-3-5-二烯(25D-Spirosta-3,5-diene),可能是水解时薯蓣皂甙元的脱水产物。地上部分分离出约诺皂甙元、托克皂甙元、考盖皂甙元。
地上部分除种子外,各部都含相当量的游离的约诺皂甙元和托克皂甙元。地下部分有痕迹的游离的薯蓣皂甙元,其他都成皂甙。种子中含托克皂甙元,其甙元几乎全成为皂甙存在。雌花中分离出薯蓣皂甙元、约诺皂甙元、托克皂甙元和衣盖皂甙元。雄花中分离得到薯蓣皂甙元、约诺皂甙元、托克皂甙元和考盖皂甙元。纤细薯蓣根茎含纤细薯蓣甙和薯蓣皂甙。浙江产的根茎含薯蓣皂甙元1.03%。叉蕊薯蓣根茎含薯蓣皂甙元和少量雅姆皂甙元。昆明西山产的根茎含薯蓣皂甙元2.2%、淀粉20.59%、粗蛋白质14.35%、鞣质1.3%、粗纤维素11.6%。薯蓣皂甙元可作为合成皮质酮的原料。含薯蓣皂甙(dioscin),其薯蓣皂甙元的含量平均为2.09%。另含熔点及红外光谱示有雅莫皂甙元(yamogenin)。山萆薢:根茎含多种皂甙,含量约1.4%,主要有薯蓣皂甙(dioscin),以及山萆薢宁皂甙(tokornin),山萆薢皂甙(tokorin),其皂甙元均为山萆薢皂甙元(tokorogenin)。尚含育诺皂甙(yononin),糸育诺皂甙元(yonogenin),与α-L-阿拉伯糖结合的甙。此外,含微量的其他甾体皂甙:纤细薯蓣皂甙(gracillin),糸薯蓣皂甙元与二分子葡萄糖及一分子鼠李糖结合而成的甙;薯蓣皂甙毒素甲(dioscorea-sapotoxinA),糸薯蓣皂甙元与葡萄糖及鼠李糖形成的甙。又山萆薢用水解法直接得到薯蓣皂甙元1.2%-2.1%,山萆薢皂甙元0.06%-0.0
粉萆薢-药物性状为不规则的薄片。边缘不整齐,大小不一,厚约0.5mm。有的有棕黑色或灰棕色的外皮。。切面黄白色或淡灰棕色,维管束呈小点状散在。质松,略有弹性。气微,味辛、微苦。
粉萆薢-生药材鉴定
粉萆薢①粉萆薢为植物粉背薯蓣或山萆薢等的干燥根茎。切片厚约1~3毫米,边缘不整齐或有棕黑色的外皮。切片表面黄白色,平坦细腻,有粉性及不规则的黄色筋脉花纹,对光照视,极为显著。质坚实有弹性,易折断。无臭,味甘谈。以身干、色黄白、片大而薄、有弹性、整齐不碎者佳。主产于浙江。广东、广西亦产。
②棉萆薢为植物纤细薯蓣或叉蕊薯蓣等的干燥根茎。商品多为纵肉或斜切圆片,大刀、不等,厚约2~3毫米。外皮灰黄色较厚,周边多卷曲。切片表面浅黄白色,粗糙有筋脉。质柔软,易折断。无臭,味微苦。以易于、色白、片子厚薄均匀者佳。主产于浙江、湖北等地。同属植物福州薯蓣DioscoreafutschauensisR.Kun的根茎,亦作棉萆薢入药,产于福建。另有红萆薢为百合科菝葜属植物无刺菝葜SmilaxmreiLevl和土茯苓S.glabraRoxb.等的根茎,在云南、四川等地亦作萆薢使用。另详“红萆薢”条。
《纲目》:“萆薢,蔓生,叶似菝葜大如碗,其很长硬。大者如商陆而坚。今人皆以土茯苓为萆薢,误矣,茎叶根苗皆不同。粉萆薢:显微鉴定: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皮层近木栓层的细胞壁木质化,纹孔明显。中柱维管束外韧型,散列。本品皮层、中柱散有粘液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束;薄壁细胞含淀粉粒。粉末:黄白色。
①淀粉粒单粒类圆形、肾形、圆三角形、长圆形、灯泡形、茧形或贝壳形,直径5-42μm,长至54μm,脐点不甚明显,点状或裂缝状,有的层纹隐约可见;复粒由2-4分粒组成。
②草酸钙针晶束多成束散在,针晶长54-109μm。
粉萆薢③木化薄壁细胞成片,类长梭形、长方形或多角形,直径20-104μm,长48-257μm,壁稍厚,微木化,纹孔较大而密,多横长,孔沟较粗。
④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3-63μm,具缘纹孔排列紧密。
⑤纤维(根)细长,直径12-20μm,壁厚4-7μm,纹孔稀少,孔沟明显。此外,有螺纹导管及细胞壁三边增厚一边薄的内皮层细胞,纹孔及孔沟明显。绵萆薢:显微鉴定:
(1)绵萆薢粉末淡黄棕色。①淀粉粒单粒类圆形、卵圆形、椭圆形、类三角形、类葫芦形、类斜方形、菱肉形或不规则形,有的一端尖突,有的一端尖突,有的呈瘤状或三足鼎状突起,直径5-51μm,巨大者长约至104μm,脐点点状、裂缝状、人字状等,少数层纹隐约可见;复粒少,由2个粒组成。②草酸钙针晶成束散在,长110-130μm。③木化薄壁细胞多单个散在,不规则长椭圆形、长梭形、长卵形或类方形,有突起或分枝,有的一端狭长或拐曲,也有的边缘呈缺刻状,大小不一,直径20-108μm,长约至336μm,壁稍厚,纹孔较密,细缝状,多横向。此外,可见具缘纹孔导管,纤维(根)等。
(2)福州薯蓣①淀粉粒单粒类椭圆形或类圆形,少数端或一侧有瘤状突起或凹缺,直径5-48μm,长约至100μm。②木化薄壁细胞直径约至113μm,长约至490μm。
与粉萆薢同等疗效的药有那些?
根据粉萆薢的功效主治看你想具体针对哪方面是利湿去浊,祛风除痹。还是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
或是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萆薢的功效有哪些?
萆薢善利水湿而分清浊,是治疗下焦湿浊郁滞所致膏淋、小便混浊的要药。治疗湿热渗入膀胱而出现小便白浊、尿有余沥,舌苔黄腻者,余常用《医学心悟》萆薢分清饮。方用:川萆薢15克,黄柏、石菖蒲各10克,茯苓、白术各15克,莲子心5克,丹参、车前子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本方有清热利湿、分清化浊之功,可使“湿热去而心肾通,则气化行而淋浊止矣。”(《医方集解》)
下焦虚寒所致小便白浊,频数无度,白如米泔,凝如膏糊者,余常用《丹溪心法》中的萆薢分清饮。方用: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乌药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服时加食盐少许。方中用萆薢利湿化浊,用益智仁温肾缩泉,用石菖蒲除湿散寒,用乌药暖肾利气,一方加茯苓、甘草,其利湿化浊之力更佳。诸药合用,温暖下元,寒湿除则清浊分矣。
粉萆薢和棉萆薢有哪些区别?它们是同一种中药吗?
粉萆薢是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的干燥根茎,有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的功效。绵萆薢为薯蓣科植物绵萆薢的干燥根茎,有利湿去浊,祛风通痹的功效。功效类似,来源不同,
薢草草的功效和作用:纲目释名薢菜、薢荣
本品为较常用药,别名赤节。始终《名义别录》列为中品。《本草纲目》列入草部蔓草类,又名白菝葜。
别名:绵萆薢,粉萆薢、薢夕。
来源:为薯蓣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绵萆薢,福州萆薢,粉背萆薢的干燥块茎。前两种为药材绵萆薢,后一种为药材粉萆薢。多在产地加工切皮。均为野生。
产地:主产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以及江南各地均生产。
性状鉴别:绵萆薢:为规则的片状,厚约三毫米。片大小宽窄不一。周边外皮灰黄色,卷缩。切面白色或前黄白色,显粗糙,有筋脉点,质棉软轻泡,易折断,气无味微苦。以色白,棉软,整齐不碎者为佳。
粉萆薢:为不规则的薄片厚在一毫米一下,周边外皮褐色,凹凸弯曲,大小宽窄不一。切面白色或黄白色,有的有黄绿色圈斑。略显细腻平坦。质稍坚脆,有弹性,易折断。气无味微苦。以色白,片大较薄,有弹性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暑蓣皂甙等多种甾体皂甙。总皂甙水解后生成薯蓣甙元。
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其原理尚待研究。
炮制:生用。
性味:苦甘,平。
归经:入肝、肾、胃经。
功能:利湿去浊,祛风除痹。
主治:淋浊白带、腰膝痹痛,湿热疮毒。
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小便频数,小便失禁(尤其小儿)。配益智仁、乌药。
2、用于治疗膏淋(尿液混浊如膏,或如米汤,小便短涩,欲出未尽)。有湿热证候者(可见于急性尿道炎、膀胱炎),配车前子、黄柏等以加强祛湿清热作用,方如程氏薢分清饮;有阳虚肾虚证候者(可见于慢性前列腺炎、各种原因引起的乳糜尿等),配乌药、益智仁等,方如萆薢分清饮。
3、用于治疗湿热痹痛,尤其腰背冷痛、下肢活动不利、麻木(可见于周围神经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前人的经验说萆薢“治湿最长,治风次之,治寒则尤其次”。对于湿热和风湿所致的肌痛,本品确有缓解功效、常配桑枝、络石藤、牛膝等药。
4、用于治疗皮肤湿疹、慢性皮炎,或脓疱疮等属湿热症者,配黄柏、苡仁等,方如萆薢祛湿汤。
用量:4.5~12g。大剂量可用至24~30g。
处方举例:1、程氏萆薢分清饮(《医学心悟》):川萆薢9g,黄柏9g,石菖蒲4.5g,云芩12g,白术9g,莲子心6g,丹参4.5g,车前子12g(包煎),水煎服。
2、萆薢分清饮(杨氏方):川萆薢9g,益智仁6g,乌药9g,石菖蒲4.5g,茯苓9g,生甘草3g,水煎服。
3、萆薢祛湿汤:川萆薢9g,黄柏9g,生苡仁15g,赤芍9g,丹皮9g,泽泻9g,生滑石12g,通草3g,水煎服。
注:1、萆薢来源复杂。李时珍谓:此有二种,茎有刺者根白实,无刺者根虚软。软者为胜,蔓生,叶似薯蓣。现市场上常见商品有三种,其中两种白色或黄白色一虚软,一略坚实。与李时珍所述相同,京津习用。
2、另有一种红萆薢,京津不用。主产四川省,据《四川中药志》记载为百合科菝葜属数种植物的块茎。原植物尚待进一步研究。商品为规则的乱切片,薄厚大小不一。周边外皮棕色弯曲不直。切面红褐色,中心有黄色粗纤维。体略轻、质硬易折断。气无味淡。
3、四川省内萆薢和土茯苓常相混用。
4、一般习惯认为萆薢微清苦。断面略显粗糙。少粉性。水湿后不产生粘滑感。土茯苓则味淡甜而不苦。断面略显细腻而无粗纤维组织,含粉性,水湿或水煮后粘滑。
萆薢分清丸的作用有哪些呢
紫鑫萆薢分清丸¥30.00萆薢分清丸主要是由粉萆薢、石菖蒲、甘草、乌药、益智仁(炒)等中药配制而成,对人体安全无副作用,那么?萆薢分清丸功能主治:萆薢分清丸分清化浊,温肾利湿。用于肾不化气,清浊不分,小便频数,时下白浊,凝如膏脂,头昏无力,腰膝痿软,舌淡苔腻,脉细弱无力之白浊或膏淋。补益强壮:方中石菖蒲、乌药有健脾作用,都能增强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解痉:萆薢能缓和肌肉痉挛,石菖蒲、甘草能解除平滑肌痉挛。利尿:萆薢、石菖蒲有利尿作用。镇静:石菖蒲有镇静作用。萆薢分清丸临床主要用于肾炎、乳糜尿、肾结核合并血尿、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附件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属于下焦虚寒,湿浊下注者。可见,萆薢分清丸疗效显著,作用强大,如果有需要的朋友,请赶紧登录康爱多进行购买吧。如需购买萆薢分清丸,请选择康爱多,康爱多药店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的网上药店。每一笔销售都会受到广东省药监部门的监督。销售药品都从厂家或者厂家代理商购进。保证产品正品正货。
2020-09-21

旷野探险:深度解读户外运动装备的选择与使用
https://hooh5.com/ydhw/321628.html

探秘和昌:舌尖上的美味之旅,10+家不容错过的美食推荐
https://hooh5.com/cyms/321627.html

平坝舌尖上的盛宴:不可错过的特色美食小吃全攻略
https://hooh5.com/cyms/321626.html

雅宝健康养生:从饮食到心态,全方位提升生活品质
https://hooh5.com/jkys/321625.html

诗歌赏析与创作技巧:15个常见问题的深度解答
https://hooh5.com/zswd/321624.html
热门文章

稔子根煲汤有什么功效 稔子根煲汤有什么禁忌
1、养血止血,治血崩、吐血、鼻衄、便血。 (1)治孕妇贫血

天珠的寓意及功效 天珠的寓意及功效几眼什么意思
天珠一眼至九眼的意义: 1、一眼(单眼) 特别可使请养者

顺筋龙的功效与作用 顺筋龙中药功效与作用图片
穿山龙性温,味甘、苦。归肝经、肾经、肺经。 1、活血通络

脆李的功效,脆李的功效与作用
李子可生津,有利于利小便、胃阴不足。李子对胃也有较好的一些保

能量石功效,k2能量石手串的功效与作用
能量石的作用是通过自净化、自修复、自释放、自调节、自适应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