蔊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117

  全草入药,内服有解表健胃、止咳化痰、平喘、清热解毒、散热消肿等效;外用治痈肿疮毒及烫火伤。

  归经:肺经;肝经。

  功能:清热利尿,活血通经,镇咳化痰,健胃理气,解毒。主治感冒,热咳,咽痛,风湿性关节炎,黄疸,水肿,跌打损伤等病症。

  主治:咳嗽痰喘;感冒发热;麻疹透发不畅;风湿痹痛;咽喉肿痛;疔疮痈肿;漆疮;经闭;跌打损伤;黄疸;水肿。

  苋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苋菜的功效与作用

  1.清热解毒

  苋菜清利湿热,清肝解毒,凉血散瘀,对于湿热所致的赤白痢疾及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目痛、咽喉红肿不利等,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增强体质

  苋菜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所含的蛋白质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体吸收,所含胡萝卜素比茄果类高2倍以上,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强身健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长寿菜”之称。

  3.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菜中铁的含量是菠菜的1倍,钙的含量则是3倍,为鲜蔬菜中的佼佼者。更重要的是,苋菜中不含草酸,所含钙、铁进入人体后很容易被吸收利用。因此,苋菜能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对骨折的愈合具有一定的食疗价值。

  4.防止肌肉痉挛

  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促进凝血增加血红蛋白并提高携氧能力促进造血等功能。

  

  苋菜的食用禁忌

  1.《本草求真》载:“脾弱易泻勿用。”苋菜其性寒凉,易伤阳气,故对脾阳不振、脾虚便溏或慢性腹泻患者,不宜多食。

  2.苋动气,令人烦闷,冷中损腹。故消化不良、腹满、肠鸣者宜少食或暂时不食为好。

  3.过敏性体质的人食用苋菜后经日光照射有可能患植物日光性皮炎,此症较严重,需多加注意。不宜一次吃得过多,否则易引起皮炎。

  4.怀孕妇女在临产期宜食之,因为苋菜性属滑利,能通窍滑胎。如《本草纲目》即有苋菜滑胎之说。《饮食须知》亦云:“苋,妊妇食之滑胎,临月食之易产。”因此,孕妇足月临产时,食之最宜。但要指出的是,苋菜既有滑利之性,早期妊娠又当忌食。《滇南本草》中说它能通血脉,逐瘀血。《本草衍义补遗》还指出:“苋,下血而又入血分,且善走。”这说明怀孕初期不吃为宜,尤其是有流产倾向或有习惯性流产史者更忌。

  5.烹调苋菜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菜中营养流失。苋菜不耐久放,最好尽快吃完。短期存放可用保鲜膜包裹或放入保鲜袋,置冰箱冷藏。

  6.苋菜味道清香甘美,可炒可做汤,也可烫后凉拌,实属佐餐佳品。家庭一般多作炒食,然而热锅沸油烹炒,既失其鲜嫩,又会丢失一些营养物质。正确的炒法是,将苋菜倒入冷锅中,不放油,置炉火上塌软至熟,然后盛出,再将生油入锅上火炼熟,倒入苋菜,加盐及蒜泥拌匀食用。这样既可保持苋菜色泽鲜美,又能避免营养物质流失。

  

  红蔊菜有什么营养价值,吃多了有没有什么坏处

  【性质】热

  【五味】甘

  【热量】38.00大卡(158千焦)/100克

  【功效】温肺,健脾,和胃,补肾,润肠

  【蔊菜是什么】蔊菜为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可祛痰止咳,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同时具有降压利尿、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头晕脑胀,高血压病,小便热涩不利,尿血,崩中带下。不仅仅有药用价值,还可作为蔬菜食用。产于华东地区。在湖北,旱菜分为红旱菜和刺旱菜,花期4~5月,生于路旁、田野。

  蔊菜的食疗价值

  蔊菜为十字花科植物落菜的嫩茎叶。别名,野油菜、碎米菜、辣米莱。性味归经,性凉,味辛微苦;人肺、胃、肠经。功效主治,清热利尿,活血通经,镇咳化痰,健胃理气,解毒。主治感冒,热咳,咽痛,风湿性关节炎,黄疸,水肿,跌打损伤等病症。营养成分,每100克蔊菜嫩幼苗含蛋白质3.2克,脂肪0.3克,粗纤维1.3克,胡萝卜素4.15毫克,维生素B20.6毫克,维生素C9.8毫克,钾30毫克,钙28.9毫克,磷4.63毫克,铁0.47毫克,还含有蔊菜素、蔊菜酰胺等成分。食疗作用

  1.清肺化痰,止咳平喘蔊菜所含的蔊菜素具有镇咳、祛疾、平喘的作用,对痰热咳嗽,支气管哮喘有一定效果。

  2.杀菌消炎蔊菜素对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可作为肺痈、疮、疖、感冒等病的辅助食疗。

  3.促进胃肠蠕动蔊菜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能健胃理气,常用于腹内积滞、大便不畅、食欲不振等病症的辅助食疗。

  油菜籽的功效、作用与禁忌

  菜籽油是一种芥酸含量特别高的油,是否会引起心肌脂肪沉积和使心脏受损尚有争议,所以有冠心病、高血压的患者还是应当注意少吃。

  龙须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龙须菜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龙须菜(Gracilarialemaneiformis),学名芦笋,又名鹿角菜,它除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外,还富含陆地蔬菜所没有的天然高分子海藻多糖、藻胶、微量元素等有益物质,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龙须菜为红藻门(Rhodophyta)杉藻目(Gigartinales)江蓠科Gracilariaceae)江蓠属(Gracilaria)下的一个种。被食品营养专家誉为新兴的珍稀海洋蔬菜,人类的绿色保健精品。是一种野生名菜,属多年生藤状攀援植物,其天然野生藤茎可长达40~50米,属无性繁殖。龙须菜具有浓郁的芳香气味,有清热解毒、利湿助消化等功效,可治感冒、便秘等症。模式标本产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丛林。

  龙须菜的营养价值

  每100克龙须菜含水分10.5克,蛋白质22.8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33.8克,粗纤维21.9克,钾108毫克,钠103.3毫克,钙875毫克,镁132毫克,磷66毫克,铁99.3毫克,锰3.51毫克,锌1.67毫克,铜0.72毫克,维生素B10.23毫克,并含胡萝卜素、叶绿素、藻青素、藻红朊、氨基酸、胆甾醇等。

  龙须菜的食用禁忌

  柑橘与龙须菜相克

  柑橘含有较多的果酸,龙须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若二者同时食用,柑橘中的果酸会使龙须菜中的蛋白质凝结,影响消化吸收。

  龙须菜的功效与作用

  龙须菜食性寒,味甘,微咸,具有消痰散结、清热、利小便等功效。

  龙须菜可提取琼胶,可供食用。其功似紫菜,为治瘿瘤、瘰疬的常用辅助品。龙须菜有较强的理气作用,因其脂肪含量低,故称为山珍之瘦物,其有效成分能降血压、利尿、调节神经,乃脂肪瘤、心血管病、肥胖、痰湿咳嗽、癌瘤瘿肿、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患者的理想食品。龙须菜所含蛋白质、钙、铁均高于猪肉、牛肉、羊肉和蛋类,具有理肠除垢、解毒滋补、排污通便的功效;

  亦可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对贫血、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癌症等有疗效。

  龙须菜的营养吃法

  既然龙须菜是属于一种蔬菜类的,那对于龙须菜的做法也像其它的蔬菜一样有很多种。比如说我们常说的凉拌龙须菜,将龙须菜做凉粉,做茶,做汤,炒着吃等方法。

  而每使用一种方法,我们都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而且具有海的味道的龙须菜,并且还可以吸到龙须菜当中的营养成份。

  一、凉拌龙须菜

  取龙须菜250克、黄瓜150克、白醋15克、花椒油2克、香油5克、盐3克、大蒜泥5克、鸡[5]精2克。将黄瓜切成细丝,把清洗干净浸泡开了的龙须菜与黄瓜丝拌入大蒜泥、白醋、盐、鸡精、花椒油、香油即可食用。

  二、做茶饮

  将清洗干净的龙须菜入锅,加适量食用水煮成糖水当茶饮用。具清热解暑、开胃健脾、滋阴润肺等功效。

  三、做海凉粉

  将清洗干净的龙须菜入锅,加适量食用水以中慢火将其煮至全部溶化后,舀入平底方盘,让其冷却成型后,即可以水果刀分割装盘。

  同时,根据食用人的口味和兴趣加入调味料,以供享用。也可以在煮化过程加入熟化的各式果蔬汁,做成果蔬糕享用。

  ·适宜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尤适宜【肺热咳嗽、内热痰结、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痈咳叶黄脓痰、腥臭痰、高血压、肥胖症、佝偻病】等患者;妇女【月经不调、营养不良、术后、外伤愈合】阶段的病人。

  ·禁忌人群

  平素【脾胃虚寒,大便溏泄】之人忌食。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艾草多年生草本,揉之有香气;叶子羽状分裂,背面有白丝绒毛;对祛湿消毒、止血驱寒、镇静安神都有良好的效果,另外艾叶也可以驱赶蚊虫。

  一、艾叶的功效和作用:

  1、祛湿消毒:艾叶自身所含有的特殊物质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艾叶虽然具有祛湿消毒的功效,但治疗湿疹效果一般,不太明显,用艾叶对治疗湿疹只是一个表面了。

  2、止血驱寒:艾叶是一种温补性食物,食用艾叶能够起到驱寒的功效。别外,艾叶对女孩子的温经止血的效果也有很大的益处。

  3、镇静安神:我们大家常用艾叶来泡脚能够起到活血的效果,还可以起到安神的作用,并能够提高睡眠质量哦。

  4、驱赶蚊虫:艾叶本身附带着一种特殊的香味,能够使蚊虫非常害怕,夏天在皮肤抹点艾叶水能够起到驱赶蚊虫的效果。

  二、艾叶的禁忌。

  1,用艾草叶泡脚的话需要注意频率,一周2到3次即可;

  2,阴虚血热者人群需慎用;

  3,血燥生热,阴虚火旺,及宿有失血病者禁用;

  

  

  扩展资料:

  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

  艾叶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为数不多的几种药物之一。中医名著《伤寒论》、《金匮要略》附方中有两个用艾的处方:胶艾汤和柏叶汤。

  前者为治经寒不调或胞阻胞漏、宫冷不孕症,取艾叶之暖宫止血作用;后方主治出血不止,此二方至今仍是中医临床常用之方。艾用于灸法医病的历史同样很早。在《五十二病方》、《灵枢经》中都有关于艾灸的记载。

  据专家介绍,近年来对艾叶的研究更趋深入,在化学成分方面发现艾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挥发油外,还含有鞣质、黄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等。

  在药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在临床应用方面,艾叶广泛应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如崩漏、痛经,治疗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结核、感冒等。

2020-09-21


上一篇:鹅管石的功效与作用 鹅管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下一篇:野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野艾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