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丁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紫地丁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476

  地丁草性味苦、寒,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等证。

  人体服用中药地丁草有什么效果和作用?

  你好中药地丁草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之效,用以治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疗疮肿毒、淋巴结核、眼结膜炎等。全草含多种生物碱,主要有苦地丁素,其他有香豆精、酚性物等多种。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哪些

  一、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

  1、败酱有抗肝炎病毒、使肝细胞炎症消退和毛细胆管疏通作用.有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变性,

  改善肝功能作用。能促进肝细胞新生,防止肝细胞变性,具有较好的保肝、降低转氨酶的作用。黄花败酱煎剂能促进胆汁分泌。

  2、败酱草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比西方古典的镇静剂缬草强一倍以上。其镇静、催眠功效的有效成分主要为挥发油,败酱烯、异败酱烯。败酱皂苷也有镇静、催眠作用。

  3、黄花败酱口服液、黄花败酱冲剂、白花败酱冲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白花败酱的水煎液在鸡胚内对流感病毒无明显抑毒效果,

  但其提取物则有明显的抑毒效果。败酱浸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有轻度抑制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球菌、炭疽杆菌和破伤风杆菌无作用。

  二、败酱草的食用方法

  1、苦菜酸辣汤

  原料:苦菜200克,香菜10克,姜末、葱花各5克。

  做法:将苦菜洗净,切成段,香菜切细末;炒勺内加水、姜末烧开,再加人白醋、食盐、胡椒粉、糖煮沸,下人苦菜,加香油、料酒、味精,用湿淀粉勾薄芡,撒上香菜、葱末出勺即可。

  功效:此汤五味俱全,生津爽口,具有开胃助食,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脾胃呆滞,消化不良,血淋,痔瘘等病症。

  2、凉拌苦菜

  原料:苦菜500克,蒜泥10克。

  做法:将苦菜去杂洗净,入沸水锅体透,迅速捞出洗出苦味,挤干水切碎,放人盆中待用;将蒜泥、盐、味精、香油和醋放在小碗中搅匀,浇在苦菜上拌匀即可。

  功效:此菜色泽鲜绿,苦而有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适用于痢疾,黄疽,血淋,痔瘘,疗肿等病症。

  地丁草有什么作用

  药物疗效】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之效,用以治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疗疮肿毒、淋巴结核、眼结膜炎等。全草含多种生物碱,主要有苦地丁素,其他有香豆精、酚性物等多种

  病毒性疱疹的话,要看是1型还是2型。但无论是哪一种都可以治疗的。但还是看医生,验血一下好,确定是哪一种。

  地丁草有什么作用?

  你好,地丁草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温病高热烦躁,流感,传染性肝炎,肾炎,瘰疬,腮腺炎,疔疮及其它化脓性感染。

  兰花地丁草作用和功效

  兰花地丁

  别名紫花地丁、兰花地丁、大冠远志、小丁香、西北利亚远志

  来源为远志科远至属植物小远志PolygalasibiricaL.var.megalophaFranch.,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多年生宿根草本,高10-20厘米。根圆锥状,肉质,黄白色,有瘤状突起。茎直立,圆柱形,紫色,基部多分枝。单叶互生,有短柄,叶片窄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夏、秋开紫色花,花序有少数花集于枝端成顶生状,超出枝叶之外,花假蝶形,较大,萼片5,宿存,不等长,花瓣3,雄蕊8,花丝下部合生,子房扁平,由2心皮组成。蒴果扁,倒心形,周围有窄翅,顶端部分稍宽。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或草丛中。分布于云南省区。

  采集加工全年可采集,切碎,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辛、微苦、温。消炎,止痛,拔毒,生肌。

  主治用法牙痛,腮腺炎,小儿肺炎,胃肠炎,胃痛,疔疮,风湿筋骨痛,外用治疮疖,关节脱臼,跌打劳伤。用量10-15克。外用鲜品适量,捣烂外敷。

2020-10-09


上一篇:松茸泡酒有什么功效 松茸泡酒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地参的吃法和功效 地参的吃法和功效 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