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异的功效与作用 无名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179

  出处:出自《雷公炮炙论》

  名称:无名异

  拼音名:WúMínɡYì

  英文名:Pyrolusite

  释名:亦名炉先生。

  气味:味甘、平、无毒。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yrolusite;Manganite

  采收和储藏:采得后,拣净杂石即可。

  资源分布:

  1.产于吉林、辽宁、山西、陕西、青海、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

  2.产于北京昌平。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无名异:为氧化物类矿物软锰矿的矿石。产于广西、广东、四川、山西、湖北、山东、陕西、青海等地。在沿岸相的沉积锰矿床和风化矿床中均可见。原生低价锰矿物在氧化带多形成较仝艳丽稳定的软锰矿,此为风化型。沉积成因的软锰矿分布于沿岩相的沉积锰矿床中。主要为二氧化锰(MnO2),其中锰63.1%,氧36.8%。此外,尚含铁、钴、镍等杂质。主治:去瘀止血;消肿止痛;生肌敛疮。主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肿疮疡;水火烫伤,内服:入丸、散,0.8-1.5钱。外用:研末调敷。

  性味:甘;平;咸;寒;无毒甘。

  ①《日华子本草》:无毒。

  ②《开宝本草》:味甘,平。

  ⑧《本草图经》:味咸,寒。

  归经:肾;肝经

  注意:不可久服,无瘀滞者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无名异-性状为不规则球状,凹凸不平或呈瘤状突起,少数光滑,大小不一,一般直径约7~30毫米,细小的直径仅1~3毫米。外表棕色、黑棕色或灰棕色;常覆有黄棕色粉末,大多无光泽;体较轻,质较软,也有坚硬如石者。断面紫棕色,以手摸之,可染成棕黄色,稍有滑腻感。微有土样气味。以粒大、黑棕色、有光泽者为佳。溶于浓盐酸中呈棕黑色溶液,并放出氯气。加入氢氧化钠试液,则生棕色沉淀。用硼砂球沾本品的盐酸溶液,置氧化焰中烧之,熔球呈紫色。无名异-主治1、打伤肿痛。用无名异为末,每服少许,酒送下。有散血、消肿、止痛之效。

  2、骨伤骨折。用无名异、甜瓜子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一钱,共研为末。每服五钱,热酒调服。小儿只服三钱。另用米粥涂纸上,酒上牡蛎(左旋者好)粉裹伤处,外用竹篦夹住。

  3、丹毒。用无名异研末,葱汁调涂。

  4、痔漏。用无名异经炭火煅红后以米醋淬七次,研为细末,化在温水里洗患处;另用棉花裹此药填入疮口中。几次可愈。

  5、天泡疮。用无名异末,水调服。

  6、臁疮。用无名异、铅丹,共研为末,清油调搽。疮太温,则用药粉干搽。

  7、拳毛倒睫。用无名异粉卷纸内做成捻子,沾油点燃,吹熄后以烟熏两眼。无名异-原形态组成较复杂,主为软锰矿,并有水锰矿、硬锰矿及锰土和粘土矿物。

  1.软锰矿晶体结构属四方晶系。晶体呈细柱状或三方等长的晶形,但完整晶体极少见。常成肾状、结核状、块状或粉末状集合体。黑色,表面常带浅蓝的金属锖色,条痕蓝黑至黑色,半金属光泽至暗淡。不透明。硬度视结晶程度而异,显晶者5-6.5,隐晶或块状集合体可降至1-2。性脆,断口不平坦。相对密度4.7-5。

  2.水锰矿属单斜晶系,晶体为柱状。沉积型集合体为结核状或钟乳状。深灰至黑色,条痕褐红、褐至黑色。硬度4。无名异-各家论述1.《开宝本草》:主金疮折伤内损,止痛,生肌肉。

  2.《本草图经》:消肿毒痈疣。

  3.《品汇精要》:续骨长肉。

  4.《本草蒙筌》:去瘀止痛。

  5.《纲目》:收湿气。

  6.《玉揪药解》:治痈疽,杨梅,痔痿,瘰疬,脚气,臁疮。

  7.《医林纂要》:能通乳。

  8.《本草经疏》:无名异,咸能入血,甘能补血,寒能除热,故主金疮折伤内损及止痛生肌肉也。苏颂醋摩敷肿毒痈疽者,亦取其活血凉血之功耳。无名异-附方①治打伤肿痛:无名异为末,酒服。(《姚僧坦集验方》)

  ②治损伤接骨:无名异、甜瓜子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一钱,为末。每服五钱,热洒调服,小儿三钱。服毕,以黄米粥涂纸上,掺左顾牡蛎末裹之,竹篾夹住。(《多能鄙事》)

  ③治脚气已止,但肿不消,不能行履者:无名异不以多少,一半生用,一半火煅,如煅自然铜法。上生熟拌和,为细末,醋调。先涂于肿痛之上不痛处,用药周围涂之,阔二、三寸若圈然,截住毒气,勿使冲上;次涂下面肿痛者,止留脚趾尖不涂,仍修事脚指甲,以出毒气,时时用醋润湿。(《朱氏集验医方》)

  ④治脚气痛楚:无名异末化牛皮胶凋涂之,频换。(《卫生易简方》)

  ⑤治痔漏肿痛:无名异炭火煅红,米醋淬七次,为细末,以温水洗疮,绵裹箸头填末入疮口。(《简便单方》)

  ⑥治赤瘤丹毒:无名异末,葱汁调涂。(《简便单方》)

  ⑦治天疱疮:无名异为细末,井花水调敷。(《普济方》)

  ⑧治臁疮年月深久不愈者:无名异细研,清油凋搽,湿则干敷其上。(《瑞竹堂经验方》)

  ⑨治臁疮溃烂:无名异、虢丹。细研,清油调搽,湿则干搽之。(《济急仙方》)

  ⑩治消渴引饮:无名异一两,黄连二两。为末。蒸饼丸,绿豆大。每服百丸,以茄根、蚕茧煎汤送下。(《圣济总录》)无名异-生药材鉴别性状鉴别:本品为结核状、块状集合体。呈类圆球形,或不规则块状,一般直径约7-30mm,细小者直径仅1-4mm。棕黑色或黑色,条痕黑色。表面不平坦,常覆有黄棕色细粉,有的表面由褐色薄层风化膜所包围,除去细粉后,呈半金属光泽或暗淡。不透明。体较轻,质脆,断面棕黑色或紫棕色,易污手。微有土腥气,味淡。以粒大、形圆、色黑、有光泽、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别:粉末特征:棕褐色至烟灰色。为不定形或有规则的各种块状物,有透明的淡黄色、红色或黄棕色的块状物。不透明者为褐色或黑褐色,透明者上面布满小颗粒。

  反射偏光镜下:反射色呈灰白色微带乳黄色调。多色性明显,No为较暗灰色,Ne为黄白色。强非均质性。偏光色为淡黄、棕、蓝绿灰色。反射率33%(伏黄)。无名异-化学鉴别(1)取本品粉末约0.1g,加30%过氧化氢溶液1ml,即了生剧烈气泡,并冒出白烟。(检查二氧化锰)

  (2)取本品粉末约0.3g,加稀硫酸2ml,再加铋酸钠0.1g,使溶解,离心(或静置),上清液显紫红色。(检查二氧化锰)

  (3)取本品1g,溶于2ml浓盐酸中呈棕黑色溶液,并放出氯气,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另取此溶液,0.5ml,加水稀释成10ml,过滤,取此滤液1ml,加氢氧化钠试液数滴,即生成棕色沉淀。

  (4)差热分析曲线多处吸热160℃(中),540℃(小),630℃(小);多处放热470℃(小),610℃(小),794℃(小);125℃开始失重,而后迭次失重直至1000℃,总失重量甚少。

  无名异药有什么作用

  无名异

  (《雷公炮炙论》)

  【异名】土子(《盛京通志》),干子(《本草求真》),秃子(《青海药材》),铁砂(《药材学》)。

  【来源】为氧化物类矿物软锰矿的矿石。

  【矿物形态】软锰矿

  斜方晶系。晶体完好者很少,一般呈针状或纤维状。通常为致密的晶质或隐晶质的土状块体。颜色为黑色至深钢灰色,条痕黑色。半金属光泽至土状光泽。不透明。解理依柱面。硬度一般为1,其结晶良好者;可达5~6。比重4.7~5。性软。常见于沉积矿床中。

  【采集】采得后,拣净杂石即可。

  【药材】为不规则球状,凹凸不平或呈瘤状突起,少数光滑,大小不一,一般直径约7~30毫米,细小的直径仅1~3毫米。外表棕色、黑棕色或灰棕色;常覆有黄棕色粉末,大多无光泽;体较轻,质较软,也有坚硬如石者。断面紫棕色,以手摸之,可染成棕黄色,稍有滑腻感。微有土样气味。以粒大、黑棕色、有光泽者为佳。溶于浓盐酸中呈棕黑色溶液,并放出氯气。加入氢氧化钠试液,则生棕色沉淀。用硼砂球沾本品的盐酸溶液,置氧化焰中烧之,熔球呈紫色。

  产于广西、广东、四川、山西、湖北、山东、陕西、青海等地。

  【性味】甘,平。

  ①《日华子本草》:无毒。

  ②《开宝本草》:味甘,平。

  ⑧《本草图经》:味咸,寒。

  【归经】《玉楸药解》: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

  【功用主治】去瘀止痛,消肿生肌。治跌打损伤,金疮,痈肿。

  ①《开宝本草》:主金疮折伤内损,止痛,生肌肉。

  ②《本草图经》:消肿毒痈疣。

  ⑧《品汇精要》:续骨长肉。

  ④《本草蒙筌》:去瘀止痛。

  ⑤《纲目》:收湿气。

  ⑥《玉楸药解》:治痈疽,杨梅,痔瘘,瘰疬,脚气,臁疮。

  ⑦《医林纂要》:能通乳。

  【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散,0.8~1.5钱。外用: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打伤肿痛:无名异为末,酒服。(《姚僧坦集验方》)

  ②治损伤接骨:无名果、甜瓜子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一钱,为末。每服五钱,热洒调服,小儿三钱。服毕,以黄米粥涂纸上,掺左顾牡蛎末裹之,竹篾夹住。(《多能鄙事》)

  ③治脚气已止,但肿不消,不能行履者:无名异不以多少,一半生用,一半火煅,如煅自然铜法。上生熟拌和,为细末,醋调。先涂于肿痛之上不痛处,用药周围涂之,阔二、三寸若圈然,截住毒气,勿使冲上;次涂下面肿痛者,止留脚趾尖不涂,仍修事脚指甲,以出毒气,时时用醋润湿。(《朱氏集验医方》)

  ④治脚气痛楚:无名界末化牛皮胶凋涂之,频换。(《卫生易简方》)

  ⑤治痔漏肿痛:无名异炭火煅红,米醋淬七次,为细末,以温水洗疮,绵裹箸头填末入疮口。(《简便单方》)

  ⑥治赤瘤丹毒:无名异末,葱汁调涂。(《简便单方》)

  ⑦治天疱疮:无名异为细末,井花水调敷。(《普济方》)

  ⑧治臁疮年月深久不愈者:无名异细研,清油凋搽,湿则干敷其上。(《瑞竹堂经验方》)

  ⑨治臁疮溃烂:无名异、虢丹。细研,清油调搽,湿则干搽之。(《济急仙方》)

  ⑩治消渴引饮:无名异一两,黄连二两。为末。蒸饼丸,绿豆大。每服百丸,以茄根、蚕茧煎汤送下。(《圣济总录》)

  

  中药有无名异这个药吗?有什么功效?

  有这个药,矿物类的

  主治:去瘀止血;消肿止痛;生肌敛疮。主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肿疮疡;水火烫伤,内服:入丸、散,0.8-1.5钱。外用:研末调敷

  无名异是什么中药?

  名称:无名异

  释名:亦名炉先生。

  气味:味甘、平、无毒。

  主治:1、打伤肿痛。用无名异为末,每服少许,酒送下。有散血、消肿、止痛之效。

  2、骨伤骨折。用无名异、甜瓜子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一钱,共研为末。每服五钱,热酒调服。小儿只服三钱。另用米粥涂纸上,酒上牡蛎(左旋者好)粉裹伤处,外用竹篦夹住。

  3、丹毒。用无名异研末,葱汁调涂。

  4、痔漏。用无名异经炭火煅红后以米醋淬七次,研为细末,化在温水里洗患处;另用棉花裹此药填入疮口中。几次可愈。

  5、天泡疮。用无名异末,水调服。

  6、臁疮。用无名异、铅丹,共研为末,清油调搽。疮太温,则用药粉干搽。

  7、拳毛倒睫。用无名异粉卷纸内做成捻子,沾油点燃,吹熄后以烟熏两眼。

  【别名】土子、黑石子

  【来源】结核状的软锰矿石。全年可采,去净泥土杂石。

  【性状】不规则球形,大小不一,直径约0.5~3厘米。表明棕色、黑棕色或灰棕色,常覆有黄棕色粉末,多数凹凸不平或呈瘤状突起。体较轻,质较软,有的坚硬如石,破面紫棕色,不平坦。微有土腥气。

  【性味归经】咸、甘,平。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跌打损伤,痈疽肿毒,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0.8~1.5钱,研粉服;外用研粉,香油调涂或磨汁搽患处。

  桑叶根的作用与功效

  (1)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及目赤肿痛,常配菊花。

  (2)清肝明抄目:用于风火目疾(如急性结膜炎)。配黑芝2113麻名桑麻丸,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视物昏花。

  (3)清肺润燥∶用于肺热燥咳:本品5261苦寒清泄肺热,甘寒益4102阴,凉润肺燥,故可用于燥热伤肺、干咳少痰,轻者可配杏仁、沙参、贝母等同用,如桑1653杏汤;重者可配生石膏、麦冬、阿胶等同用。

  芙蓉叶的功效与作用

  芙蓉花性平味辛,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排毒之功,

  适用于肺热咳嗽、月经过多、白带过多、痈疽肿毒、疔疮、水火烫伤等疾病。

  《本草纲目》言其“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药理研究表明,

  木芙蓉含黄酮甙、花色甙等成份,其花的水煎剂对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叶的水煎剂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用木芙蓉花加凡士林,配成20%的软膏,对治疗局部感染有显著效果。

  其药用效方有:

  治月经过多:

  木芙蓉花、莲蓬壳等份,研末,每次6克,1日3次,米汤送服。

  治咳嗽:

  木芙蓉花60克,猪心肺适量,共炖熟后,加红糖60克,食肉饮汤。

  治水火烫伤:

  木芙蓉鲜花,晒干,研末,用芝麻油调匀涂患处。

  治肿毒:

  木芙蓉叶、苍耳等份,研末,蜂蜜调匀,敷患处。

  治腮腺炎:

  术芙蓉叶,研末,用鸡蛋清调匀,敷患处,1日2次。

  治乳腺炎:

  木芙蓉鲜根、鲜叶等份,共捣烂,用白酒调敷患处。

  治疮痈肿痛:

  木芙蓉鲜花30~60克(干花减半),冰糖15克。将木芙蓉鲜花加水煎煮,取汁加冰糖溶化,代茶频频饮服。

  治妇女白带多:

  芙蓉花50克、鸡冠花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治痛风:

  木芙蓉叶、木芙蓉花各30克。将木芙蓉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每日1剂,连续2~3周。

  治风湿:

  木芙蓉花、桑寄生各10克。将木芙蓉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每日1剂,连续2~3周。

2020-10-16


上一篇:小儿珍贝散有什么功效 小儿珍贝散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苔菜的营养价值和功效 紫苔菜的营养价值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