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法简单知识问答351


什么是法律援助法?

法律援助法是一项保障民事诉讼中经济困难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得法律援助权利的法规。其目的是通过向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援助有哪些形式?

法律援助形式包括:指派律师代理、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机构诉讼代理。

哪些人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领取社会救济金的人员
城乡低保对象
残疾人
离异无劳动能力并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妇女
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事实上的孤儿和事实上的流浪儿童
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员
法律援助机构认为符合困难条件的人员

如何申请法律援助?

申请法律援助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向当地司法行政机关提出书面申请
向受理案件的法院提出书面申请
向经批准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书面申请

申请法律援助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申请法律援助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申请书
个人身份证明材料
经济困难证明材料
法律援助需求证明材料
其他必要的材料

法律援助费用如何承担?

法律援助费用由国家财政承担。

法律援助申请被拒绝后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法律援助申请被拒绝后,申请人可以:

向上一级司法行政机关申请复核
向人民法院申请诉前调解
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诉

法律援助律师有哪些义务?

法律援助律师有以下义务:

接受指派,认真履职
为受援人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保守国家秘密和受援人的秘密

法律援助机构有哪些主要职责?

法律援助机构的主要职责有:

受理法律援助申请
审查受援人的资格
指派律师代理诉讼
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援助法有哪些意义?

法律援助法具有以下意义:

保障公民的诉讼权利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促进法治建设

2024-12-18


上一篇:企业所得税知识问答,全面了解税收政策

下一篇:重庆进口阀门问答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