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记录汶河之美!泰安文旅局举办“大家拍”图片征集活动17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倪方圆

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于2020年4月初启动2020泰安旅游“大家拍”摄影采风与图片征集系列活动,4月22日至23日,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邀请摄影爱好者一行人走进大汶河沿线景区,沿途拍摄汶河沿线的古村、河段,交流摄影艺术,分享历史感悟。

第一站

“汶水悠悠,情悠悠”,大汶河是泰安人民的母亲河,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汶河边繁衍生息,创造了大汶口文化。本次大汶河之旅的第一站选择在大汶河泰安段开始的地方——牟汶河沙滩。站在沙滩看水上追波逐光,远眺汶河层层波浪。慢步沙滩会遇见不经意的“小惊喜”,身边飘扬的芦苇,脚下的小草,远处叫不上名字的小鸟。

摄影|王长民

摄影|李春妍

 摄影|李春妍

 摄影|李春妍

第二站

大汶河之旅第二站来到了汶河国家湿地公园,碧波荡漾,河水连天,草青水绿,久在城市高楼大厦生活的人们太需要去感受湿地水连天的感觉。汶河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1200.1公顷,由大汶河干流水域及两岸湿地组成,总长度达到20公里,汶河湿地也是泰安市首批国家级湿地公园。

摄影|李春妍

 摄影|李春妍

摄影|倪方圆

第三站

大汶河之旅第三站是大汶口国家遗址公园,该遗址位于岱岳区大汶口镇和宁阳县磁窑镇之间,地处大汶河南北两岸。带着历史尘土的瓦片、老房子,神秘的石明桥,都保留了浓浓古韵。明石桥修建于明朝隆庆年间,目前是整个大汶河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石桥,也是山东省保留最为完好的古代大型石桥。城墙角下,古朴的石桥上,依然有老人们在乘凉、散步,仿佛两者像是在“聊天”,讲述大汶河的沧桑故事,讲述自己的风雨历程。

摄影|李春妍

摄影|解九江

第四站

大汶河之旅第四站来到了宁阳禹王庙,一进院门大伙就被“大禹夫妻树”给吸引了,两株并排的古柏,东侧的树干笔直劲挺,树冠的枝梢盘旋生长,西侧的一株略低于东柏,树冠蓊郁,犹如淑女。有趣的是,这株柏向东斜长,有偎夫之怀之韵。

摄影|解九江

相传当年大禹治理汶水,积劳成疾,病死在汶水之滨,人们为了纪念大禹,把他葬在禹王庙这个位置。不久,在埋葬大禹的地方,长出了一株翠柏,以示大禹死后镇守汶水。而大禹的妻子非常想念他,便化作一只凤凰来找他,正巧落在大禹化身的这株柏树枝上。当得知自己日夜思念的丈夫不在人世后,心中十分悲痛,哀鸣不止,猛然间戛然而止,紧接着一头栽到树下,离开了人间。人们就把这只死去的凤凰葬在这株柏树的西边。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大禹夫妻树”。

摄影|解九江

摄影|胡立东

第五站

大汶河之旅第五站来到了宁阳的颜子庙和颜林,颜子庙坐北朝南,据《颜氏族谱》记载颜氏五十二代孙颜仙、颜俊 、颜和徙居宁阳泗皋。而颜子庙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建筑,1991年4月,著名建筑学家郑孝燮先生,对大殿鉴定后,认为现存木架结构为最初建造木构件,”二梁不在大梁上“的特殊造型,有典型的元代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摄影|慧游泰山

摄影|倪方圆

摄影|倪方圆

颜林位于颜子庙西,为颜氏墓地,林内有”颜氏之门“元代石坊一座,树林里长有楷树、柏树、榔榆等古树名木。

第六站

大汶河之旅第六站来到了刘家西皋村,在这里看到的汶河,不同于别的地方的景色,河水与蓝天呼应看起来呈蓝色 ,又与绿树草地相衬呈绿色,让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大呼过瘾。

摄影|解九江

第七站

大汶河之旅第七站来到了东平朝阳庄村,不规则的石屋,斑驳的石墙、石凳一下把大家带回了几百年前的情境中, 久久不能自拔。朝阳庄村也成为第四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

摄影|解九江

第八站

大汶河之旅第八站来到了戴村坝,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被称为第二都江堰的戴村坝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古时, 京杭大运河在少水季节经常断流、淤塞,导致大运河效率低下,明永乐年间开始修建戴村坝,分流汶水到南旺的最高处,从南旺分水南北,大运河水从这里三分向南七分北 流的形态自此形成,并平稳运行数百年。

摄影|解九江

摄影|倪方圆

第九站

大汶河之旅的最后一站来到了东平的大安山码头,大安山地处东平河畔,自唐朝就有记载,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渔船停泊在此,落日映红了水面,摄影家们都沉醉在这美景当中,用镜头记录下来的是美景,带不走的是汶河的魅力。

摄影|解九江

摄影|胡立东

摄影|倪方圆

2020-04-27


上一篇:心旷神怡的崆山白云洞

下一篇:这个酒店曾拿下五个中国第一,当年价格高的离谱,如今600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