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黄河晋陕峡谷“奇遇记”141

从碛口溯黄河北上20公里,黄河晋陕峡谷两岸的石壁上,有经过亿万年鬼斧神工的风蚀、水蚀浮雕,绵延百里。除了浮雕,峡谷内石山、石阵和各种象形风化石也特别神奇,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黄河奇石动物园”。“动物园”里,活灵活现的“动物”比比皆是,或仰天长啸,或低头觅食,或纵身驰骋……无一不是栩栩如生。

1

怪石嶙峋千姿百态

这段旅途,从碛口李家山下来之后就开始了。顺着沿黄公路一直往北,起初一段路像是刚刚拓宽完工,崭新的柏油路面上,黄色分割线格外醒目。一路之上,滚滚东流的黄河相伴同行,天宽地阔的感觉油然而生。

按照路书,下一站是“黄河百里画廊”。但我通过高德地图定位目的地时,却发现根本搜不到这个地方!路书是我家先生做的,他说再搜搜“黄河石林”,哪知这一搜,就到甘肃啦!他老先生说,要不试试“黄河壁雕”?这回虽没出省,给出的却是个石雕加工厂的地址。我有些着急,路书制定人却胸有成竹地说:“没关系,我看过地图,心里有数,只要大方向错不了就行。”

果然,大约走出20多公里后,公路右侧晋陕峡谷的石壁上,渐渐开始有怪石出现。越往前怪石越多,“怪”形愈显。于是将车停靠路边,下车拍照。

晋陕峡谷,黄土高原地貌特征最明显的一段。山丘呈黄褐色,怪石林立,沟壑纵横。参差峥嵘的怪石,有的像狼,有的像牛,有的如双脸相贴的狐狸,有的如伸头探海的乌龟……

当然,在我看来最为生动的还是一只“小猴子”。我正贪婪地拍照,回头瞥见它在山顶上正低头向山下俯瞰,两只“猴眼”充满期待之情,仿佛有所盼望。我家先生笑道,看来,这里就是“石猴出世”的五行山啊!可不,它头脸身形具备,右臂上还可见一只尖利的爪子,似乎正在捯着猴毛挠痒痒。更有趣的是,那张“尖嘴猴腮”的脸上,弯曲的嘴巴仿佛正在喃喃自语:“师父啊师父,您怎么还不来救俺老孙?”

在网上搜罗了一些游记,但未见有人对这只“猴子”特别关注,莫非因为我和先生都属猴,才与它有这样神奇的“眼缘”?所谓“五行山”“石猴出世”之说,更是独家眼光、独家发现。

这些怪石是怎么形成的呢?据说,最主要的成因是黄河流水的侵蚀与岩石差异风化,是由黄河在该段的地层岩性、大地构造和水流作用等诸方面因素形成的。可以说,黄河沿岸这段水蚀地貌景观,是大自然独一无二的杰作。

2

千万年时光打造天然画卷

继续行至曲峪镇开阳村附近时,峡谷石壁上的水蚀浮雕如画卷般慢慢展开。这幅“画卷”长达两公里,需坐船才能看到。

2000年,陕西省美术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摄影师陈宝生先生,从碛口坐木船漂游到开阳段时,发现了“黄河画廊”、水蚀浮雕,这也成为他一生中的重大发现。

这片黄河崖壁天然浮雕画廊,是黄河岸边最集中、最壮丽、最精彩的风蚀水蚀浮雕群。从稍远处看,好似一幅幅画,近看才像石壁浮雕。仔细看,影影绰绰的沟壑,或如园林池囿,或如人物动物,或如神像佛龛……在这里,谁都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所谓浮雕,是千百年来黄河水流冲刷两岸的结果。在大约两万年前的地质运动中,由于顺河风蚀及雨雪河水的侵蚀,致使崖壁不断不均匀地脱落,使之凹凸不平,并渐渐连成一片。虽然黄河很长,成群的痕迹却只是集中在临县碛口这一段。

这段水蚀浮雕以浮雕、缕雕为主,兼有平面线刻与透雕、圆雕为辅,图象千姿百态,手法千变万化。有游龙,有跳蛙,有皎鲨,一个个生龙活虎;有波涛,有险峰,有奇林,一个个气吞山河;或私语,或缠绵,或恢弘,或婉约,如暮雨山居,又如故园之梦,极具水墨写意及抽象浮雕意味的画廊长卷。万里黄河这一段,表现出令人惊叹的艺术气质,如同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偶尔流露出心底的脉脉柔情。

在这个天地之间的巨大的画廊里,黄河展示出了自己用千万年时间创作的浮雕艺术。寥廓的长天,流动的浮云,绵延的山峦,陡峭的崖壁,滚滚的波涛以及随着涛声呼啸的风,都成了这场视觉盛宴的雄浑背景。

3

“黄河画廊”的正确打开方式

黄河晋陕峡谷这段“奇遇记”,震撼之情无以言表。循着怪石,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拍,直至看到景区指示牌,上面赫然写着“碛口地质公园”——原来,所谓“黄河百里画廊”“黄河石林”“黄河壁雕”等等,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俗称”,高德地图只认官方规定的地名。在此给您提个醒儿,设定“碛口地质公园”才是这个景区正确的打开方式。

整个碛口地质公园包括三部分,除“奇石动物园”与“水蚀浮雕”外,还有两处“黄土柱地质景观”:一处是碛口冯家会的戴石帽黄土柱林,浅紫色土柱上顶着数十斤到千斤的巨石,像傣族少女头戴斗笠,是十万年前地震震垮的石头停积在山坡下,在雨水、流水侵蚀下由于巨石保护作用残留的土柱;另一处是分布在霍家墕的彩色土柱,这种土柱形成于百万年前,由鲜红色和深红色两种黏土形成,矗立在红土沟中。

(燕都融媒体特约撰稿 西岭雪 文/图)

2020-04-29


上一篇:我国第二大经济省份,13市仅4城没有机场,其中1市GDP超万亿

下一篇:清远漂流景区借五一假期开漂能否击起旅游市场千层浪?